齐了的,但真!的!很!不!专!业!啊!
现在还只是普通的定妆,如果是特效化妆的话,真不敢想象了……
当然,朱子墨也是后来才知道,如果他是在好莱坞做导演的话,肯定就不必经历这诸多的抓狂了。那里的大电影行业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很多做化妆、做道具、做灯光、做动作设计的人甚至都可以算得上是‘家传手艺’了。人家一辈子只专注于做一件事,都是‘有组织’的,因为市场已经成熟,他们都是将工作当事业来做的,能确保养的活他们,然后还有光明的前景——后路无忧,再加上兴趣、和系统有效的知识传承,还有社会,因为大家本来就对这些幕后工作者并不重视,所以,‘谁来不一样呢’、‘给别人做还不如给自己人做’、‘出于预算考虑,哪个便宜用哪个’、‘差不多得了,这不挺好的吗,瞎折腾啥’……这些想法真不是说来搞笑的,事实上,也许导演还有点精益求精的要求,但投资方,却基本上不会在乎。
说白了,如今做电影的,太多外行人了。这些人要么纯粹为了圈钱,要么借这个壳子洗钱,要么干脆就是好色的土豪扔几个钱来泡小明星,剩下的那些真正的电影人,有的是没钱,所以用于这些‘不重要’的幕后人员的预算很低,可以忽略不计,有的却根本就是自负了,形象什么的随便搞搞就好,重要的还是讲故事啊!整那么多没用的是想要哗众取宠吗?!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时候有真本事的却竞争不过草包,于是要么心灰意冷的转行了,要么去往国外发展了,剩下一堆半瓶子水——这就是目前国内的现状。
不深入其中,怎么可能领悟的这么透彻?朱子墨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感受到了这样的一种痛……
他和几位化妆师沟通了半天,结果她们仍然不是很得要领的样子,于是他干脆拿了一张纸,唰唰唰的把几个角色的人设都简单的画出来了,清晰明了,就让她们照着化。
在原来的世界,如果敢导演这么办事,那绝对会狠狠的得罪化妆师,因为这是对她们能力的侮辱。所谓艺术,谁能接受被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格子里?又不是刚入学的小朋友,还要写命题作文!约定俗成的规矩,就是导演负责简单的描述一下,角色需要给人什么感觉?年龄?职业?美丑?有没有什么特点?然后化妆师们自然会根据演员的形象,设计出自己的作品——双方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随时可以沟通、修改。
事实上,这样的做法,也的确会况下只会对自己的角色有个大致的轮廓,负责实现它们的永远是化妆师,双方彼此印证、彼此质疑,到最后,原本虚幻的人物形象,就会越来越鲜明,直到最后固化起来。
一开始的时候,朱子墨就是想照样这么干的。
可惜,他高估了这群‘业余’的化妆师。
没办法,他只能苦逼的一身兼两职,就差自己抄起工具上手化了!不过令人感到无力的是,就算做到这一步,化妆师们仍然返修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