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舒着实让这个看起来挺纤瘦但是嗓门不小的服装店小姑娘给吓了一跳。可是当冯舒意识到这个小姑娘并不是冲着自己喊而是朝他身后喊之后。冯舒马上扭头向自己身后看去。
只见一个瘦小的男人被服装店小姑娘的一声大喊,吓得一哆嗦,慌忙地朝这边看了一眼后,转身撒腿就跑。
冯舒看到那名瘦小男人刚刚所站的位置正好就是他停在路边的电瓶车旁。冯舒马上明白服装店的小姑娘吼的那声“你干嘛”是为啥了。原来是有人在准备偷冯舒的车子。刚刚冯舒由于情急救人,车子都没锁就走到那个老大爷的身边了,这也就让有心的人想浑水摸鱼。
冯舒本来想起身去追那个可恶的小偷。然后给他点教训。对于跑步出身的冯舒来说,与那名逃窜的瘦小男人不到三十米的距离根本就不算啥,冯舒有把握追个两三百米就能逮住那个欠扁的家伙。可是冯舒清楚就算自己逮住了这类惯偷,也没啥作用。把他扭送到派出所,最多关几天就放出来了,这种偷窃未遂的小治安案件那些警察才懒得里,而且这类惯偷大多数都和警察都有那么些老关系了,没准冯舒这边把他送到派出所,那边警察就把他从后门放走了。冯舒可不想干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再说了冯舒可不想被警察缠着录口供而耽搁那么长时间,冯舒他可是要送快件的。
就算是逮住那个小偷痛打一顿出气,冯舒也觉得不值得。自己也许是能解气,也能小小地当一回除暴安良的英雄,但是随之而来的可能是被这个小偷以伤为证,反咬冯舒一口伤人罪,那冯舒可就惹麻烦上身了。再说这类惯偷也可能有团伙配合,说不准哪天在路上碰到四处送信件的冯舒就邀上一帮子人来报复,冯舒虽然打架自认还有两下子,可是要是碰上几个带家伙的混混偷袭,冯舒也只有挨打的份虽然出来社会不久,但是冯舒从小就跟着一帮子社会青年厮混,对这些三教九流的东西还是很清楚的。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冯舒还是放弃了去追念头。
冯舒看了下自己的车子,车子还好好地在那里。车尾架上装邮件快递包裹的篮子也被帆布遮盖得好好的,确认东西还在的冯舒也就不再理会那个一下子跑得飞快,转眼就拐过街角不见踪影的瘦小男人。
冯舒倒是很感激地看了眼那个帮他吓跑小偷的服装店女店员,要不是这个眼神好使的大眼睛姑娘的一声大喊,冯舒可真的是要丢了吃饭的工具了。车子倒是不算贵,可是车尾架后面放的信件可是不能丢的,弄丢了人家的包裹,冯舒可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去赔了。所以冯舒挺感激这个小姑娘的。
在周围围着的人交口结舌地议论着那个趁冯舒做好事来偷车子的小偷,和指责着那名撞到老人却逃逸的司机的时候,救护车已经过来了。众人七手八脚地开始帮着医护人员把老大爷抬上了救护车。
这时,冯舒已经悄悄地走到他的电瓶车旁,已经帮老大爷简单地包扎处理好伤处的冯舒也不用在出什么力了。他点起了一根烟后便骑车离开,继续他的工作。很少干助人为乐事情的冯舒这次做了好事,却又遇到了一件别人帮他赶着偷车小偷的事情。冯舒觉得这个社会还真是复杂,自己难得热心一回做了件好事,差点就被人对自己做了件坏事。冯舒还真没想到这一会儿功夫就能折腾出这些波折。冯舒不禁小小感慨,人生真是无常啊。
还好,冯舒今天做了件好事就并没有像那些被小学中学作文写到泛滥的那种客气对白,什么“不客气,这是我应该的做的”,“学雷锋,这是大伙儿都应该帮忙的”这类公式化到快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对白,以往冯舒看到路边有人做好事的时候总会在脑海里浮现出这么些句子,冯舒就是受不了这些xx教育制度下的恶心教条。
冯舒觉得要是把那种书里所说的情景对话改改,那也是件好玩的事情。
比如说,某个烂俗的情节,某个受到帮助的人对帮助自己的小学生问道,“谢谢你啊,你叫什么名字,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