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二百三十四章 同人不同命
    顶级的大将,特别是象老帅宗泽这种胜率极高的大将,宋朝并不多见。所以,当这种级别的大将死后,往往都会得到朝廷丰厚的赠谥和恩恤。

    参照一下朝廷对之前几位主战派顶级武将死后的赠谥:

    首先是种师道,朝廷对他先后做出了两次的赠谥,一次是钦宗皇帝所赠,另一次是高宗皇帝所赠。

    《宋史。种师道传》中记载道:钦宗亲临祭奠,悲痛哭泣,赠开府仪同三司……建炎年中,加赠师道少保,谥号叫“忠宪”。

    这是一个正一品的封号,可谓是位极人臣,无以复加。

    其次是张叔夜,《宋史。张叔夜传》中记载道:讣闻,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文”。

    仪同三司意为非三公官而得亨受三公的竺遇,三公者,司徒、司寇、司空也。

    开府仪同三司在宋朝是个从一品的官位,也就是说,张叔夜死后的赠谥仅仅次于德高望重的种师道。

    可是,老帅宗泽死后的赠谥仅仅是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忠简。

    在宋朝,观文殿学士只是一个正三品的头衔;而通议大夫,更只是一个区区正四品下的职位。

    令人难堪的是,在老帅宗泽生前,已经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府的副元帅,身居武将之首,位同一品太尉。

    一般而言,官员死后,朝廷都会做出升迁的赠谥,让官员死得风光体面。

    但是,宗泽死后,不但得不到朝廷的升迁,还降了好几级。这种待遇,可以说是对老帅宗泽的一种变相的侮辱。

    这种做法,可谓前所未有,闻所未闻。假如老元帅在天之灵得知,情何以堪!

    中国人都习惯于盖棺定论,也就是说。对于官员死后所做出的赠谥,代表着朝廷对这个官员的态度,以及对这个官员生前所作所为的评价。

    朝廷如此对待宗泽,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皇帝对宗泽是多么的厌烦,才会在他死后,做出此等下作的报复行为。

    单从职位、功劳、资历等方面比较,宗泽绝对不输于种师道和张叔夜两人,但为何最后朝廷的评价相差这么远?

    又或者可以这样问,宗泽到底做了什么。让高宗皇帝感到如此的厌烦。

    宗泽与种师道和张叔夜这两人相比较。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

    在《宋史》卷三百三十五、列传第九十四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既入见。上曰:「今ri之事,卿意如何?」

    师道曰:「女真不知兵,岂有孤军深入人境,而能善其归乎?」

    上曰:「业已讲好矣。」

    对曰:「臣以军旅之事事陛下。余非所敢知也」

    这段对话的背景是在金兵第一次包围汴梁城的时候。

    当时种师道勤王救驾,皇帝问种师道:“你对金兵的看法如何?”种师道的回答是:“金兵孤军深入,犯了兵家大忌,难道要放他们走吗?”钦宗皇帝提醒种师道说:“我已经和他们讲和了。”而种师道对此的回应是:“我只是帮你打仗的,其余的事情我不想问,也不敢知道。”

    好一句「余非所敢知也」,这就是种师道和张叔夜这两人共同拥有的态度。

    这种态度,详细来说,就是当皇帝提出询问的时候。适当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一旦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