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三国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五百九十三回 尽在山人掌握中
    “哼!周瑜可恶!今独留空营率众而去。若我驱兵过江夺取江南那周瑜隐于暗处断我粮道扰我后方。我军纵有百万也难功成。”曹操恨恨得说道。

    此时蔡瑁、张允这才倒吸了一口凉气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那周瑜地危害并不在于他所占领的地方而在于他那几十万的兵力。如此多的兵力被那周瑜化明为暗若是置之不理搁置在后方那危害可是太大了。难怪曹操在不知周瑜地去处之时宁愿退回来安守也不愿冒然过江给那周瑜可乘之机。这周瑜果然不愧是通晓兵法的大家。

    “嗯。原来如此。那周瑜行此不攻之攻。确是让我军不可轻举妄动。然主公英明未中周瑜诡计那是更胜周瑜一筹。似周瑜此等伎俩虽可拖得一时可几十万的兵马要想全然无踪。非圣人不可为。我军只消多派军兵沿江探听当可知周瑜踪迹。到时候尽起全军一举灭之也就是了。”

    戏志才听曹操说后立刻了然于心。随口就向曹操建议道。

    曹操点了点头说道:“正合吾意。”随即派出大量探马沿江寻访周瑜大军踪迹。

    而就在曹操寻找周瑜大军进退不得的节骨眼上孙权渴盼已久的诸葛亮终于又被孙权叫了回来。

    说起来诸葛亮这两条腿也是不值钱。当初诸葛亮和庞统料到曹操要进犯江南的时候这诸葛亮就放不下的保着孙权回江南料理。等一系列小计谋施展过后刚觉得已经把曹操稳住了这诸葛亮又放心不下西蜀又马不停蹄的跑回了西蜀。可西蜀还没待两天呢这江南又起了变故又只能乖乖的跑回来。

    这真是天生劳碌命没辙啊。

    不过显然当事人诸葛亮却没有这个感觉。而且还乐在其中。当孙权把诸葛亮引到密室之中详细的述说了最近一段时日的经过。并提出了自己对鲁肃、周瑜、庞统三人的怀疑之后。那诸葛亮不仅没有奔波的疲惫。竟然还在笑。

    诸葛亮笑着对孙权说道:“主公勿忧。万事皆在山人掌握之中。”

    孙权最佩服诸葛亮的也正是这一点。这诸葛亮养性地功夫绝对到家。不管是什么样地天大难事诸葛亮从来没有慌乱过的样子。全都是镇静自若妙算在心的样子。

    受诸葛亮影响孙权也安稳了许多。向诸葛亮请教道:

    “先生可略作明示否?”

    诸葛亮笑道:“鲁子敬诚实信者绝无勾结幽州之可能。主公虑之乃是受了幽州抹书离间之策所惑。想是那鲁子敬走访过一趟幽州其才被那刘明所赏识更知子敬在江南人脉广通故有此祸。”

    诸葛亮说完孙权当即恍悟。随即追悔道:“咳!却是我屈了子敬。吾当厚补之!”说完。又疑惑的向诸葛亮问道:

    “那周瑜、庞统可也是我屈了他们不成?可若是周瑜、庞统无害。那庞统所献之策又作和解?”

    诸葛亮轻摇羽扇微微笑道:“主公勿怒。鲁子敬虽无二心。那周瑜、庞统却不见得。庞统随军以来屡次为周瑜谋划。哪怕就是周瑜没有二心那庞统也绝对另有他意。”

    “正是如此!”孙权一拍桌案认同地喝道。随即气哼哼的说道:“那庞统所献之策。而今看来全无用处。单单污了我的名声若无二心绝无可能。真真的可恶!”

    可孙权喊完又疑惑的向诸葛亮问道:“先生既知庞统不妥。当日庞统进言先生何不阻之?以致我今日声名受损。”

    “主公。那庞士元所献之策虽有不妥。可非常人行非常之策。那曹操足智多谋手下能人无数。平带之策无有能瞒他之。唯有此非常之策才可令其相信。何况周瑜乃是主公重臣统领大军掌握大权。绝对不能有失。那庞统既然有不稳的迹象山人也正好借此试探一下那周瑜到底是不是真心忠于主公。若那周瑜也有不稳山人转手斩下周瑜的级那周瑜自立的名号也正好坐实了他。那时自有周瑜承担叛逆之名主公的名声也可得以洗脱。更可一扫朝中奸倭二心者。此等好事何乐而不为?山人岂能阻之?”诸葛亮依然不着急不上火大冬天扇着羽扇微微笑道。

    孙权虽然听得不明白可依然有些郁闷地说道:“好事却是很多。可那什么非常之策又有什么用处?那曹操如今不还是向咱们开战了么。”

    “不一样。主公。这完全的不一样。”诸葛亮摇头笑道。

    “怎么个不一样法?”孙权很是不解。当日庞统献策之后所有的后续计划都已经有详细的解说了如今怎么又出来了一个不一样。

    诸葛亮轻摇羽扇微笑道:“主公。曹操相信周瑜自立与不相信周瑜自立。那绝对是两种概念。曹操若是不相信周瑜自立那就会把咱们当作一个整体来攻打。所有战略对策那也是冲着一个个体来研制的。而若是曹操相信了周瑜自立那就会把周瑜和主公当作两个个体来计算。出于节省实力消耗那曹操在战略上就会有先有后。其中便于我军从中取事者多多。如此岂不妙哉?”

    孙权若有所思向诸葛亮问道:“难道先生一开始就是准备用那第二方案地不成?”

    诸葛亮点了点头微笑道:“正是如此。而今天下已然三分。既然刘明强不可破。又无图谋中原之心。主公若想一统天下再有寸进。决战曹操。乃是必然之结局。一如曹操南下欲消灭主公耳。然而弃船北上一如曹操弃鞍马而操舟辑乃下下策也。不如诱而致之。故此使曹操不前静心展不过中策耳。唯有诱其心动趁其不防突其后背。断那曹操的根基。使曹操大军尽葬江南。那才是上上之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