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出凤岐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094 落子(下)(2/2)


    真元灌入,阵法亮起,徐来的身影顿时模糊了起来。

    两百多年前以防万一留下的后手,他没想到当真还能用的上。

    这个阵法只能维持三百年。

    这刚好也便是最后一些年头了。

    身形消失之后,徐来便感觉眼前漆黑一片,状若混沌,一切虚无。

    阵法还是有用的。

    徐来轻呼了一口气。

    他当年从未想到会用到这个后手,所以阵法布置的便有些漫不经心,所幸并无大碍。

    如此持续了不知多久,眼前出现了一点光。

    一个小口。

    光芒绽放,开始变大。

    但还是让人感觉极不舒服。

    然后是一座山。

    终于舒服了些许。

    又过了片刻,便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此处并非桃花源。

    此处像极桃花源。

    大路和小路交叉,鸡犬相闻,稻花和菜花飘香,果虫和蝉虫齐鸣。

    到这时,徐来便知道他成功了。

    他进来了。

    花当然不是真的花,路当然也不是真的路,鸡犬更不是真的鸡犬。

    但这都不重要。

    那人却是真的人。

    徐来的到来,并未瞒的过那人。

    在这里,没有任何人可以瞒过那人。包括司夜,包括神皇,包括祖巫和这一代鬼王,也包括,当初的徐来。

    似乎是为了迎接徐来的到来。

    那些茅草屋里不约而同的走出许多农家,开始耕种。日当正午,这个时候耕

    种其实并不快活,但是好在人多,累时便喘息两下,歇息片刻,话些家常,倒也胜得逍遥自在,自给自足。

    农妇锄草,农妇便打锄下来的草撂到一起,唤了两声,鸡群便过来。寻常农家自然不舍得将五谷给鸡吃,于是这些杂草上为农家们所不喜的虫害,便成了那些打鸣报晓的鸡们最好的食物来源。

    新鲜灵动,一顿管饱。

    转而,日渐西沉,人影见斜。

    几个农家扛起了锄头,对一天的劳作看起来还算满意。于是那皱纹纵横的如阡陌一般的脸上便露出几许憨厚的笑意,将锄头靠在一起,想来又是在说些张家长李家短,三只蛤蟆六只眼的事儿。

    农夫在闲谈,农妇便去准备伙食。一只下午吃了一顿饱的鸡,晚上很不幸的成为了农家砧板上的鲜肉。

    一顿热腾腾的鲜鸡汤。

    宰杀了鸡的农家呼朋唤友,奔走相告,顿时家门前便聚集了七八个人。几人围成一团,围着那热腾腾的,尚且冒着热气的鸡汤。

    狗早已察觉到了什么,连坐都坐不稳,早在边上急不可耐,不断的摇着尾巴,来回踱步,望眼欲穿。

    徐来静静的看着。

    狗纵然摇着尾巴,也是吃不到鸡肉的。不过纵然是农家开心时吐下的小块碎骨,或是觉得食之无味的鸡头,都足以让狗狼吞虎咽。

    鸡吃完,日头也快要下了山,一天也将要过去。

    农家们便要休息,有些被宠幸的狗是可以进家门的,但是大多数都只是趴在门外,担任起了一条狗该完成的使命。

    故事当然不会便这般结束。

    便在这日头将要彻底落下之时,一道亮光闪彻天空。

    是剑光。

    剑光之后,一个人影正御剑而来。

    是徐来。

    ……

    自然是徐来。

    自然不是地上的徐来。

    每一道剑光闪过,便是一道人影倒下。

    鱼肠剑极其锋利,锋利到甚至难以沾染上鲜血。

    一切只是电光火石。

    接连倒下了数人,那些农夫农妇这才反应过来。

    于是便有了呐喊和哀嚎。

    时间发生的太快,他们的大脑还没让他们做出求饶的举动。

    大狗刚吃完一个鸡头,眼看着主人倒在了血泊下,浑身汗毛倒数,尾巴直立,木露凶光,蠢蠢欲动。

    下一刻,大狗尸首分离。

    终于有农家反应了过来,他们开始求饶。情急让他们双腿摇摆,已经丧失了逃跑的本能。

    面容倒映在鱼肠的剑锋上,徐来面无表情。

    看着天上宛若魔神的自己,徐来面无表情。

    桃花源已不再是桃花源。

    流血漂橹,伏尸无数。

    日已落下,再无白昼。

    徐来还是徐来。

    故事落幕。

    幻象散去。

    露出一个脸色苍白但却十分雍容华贵的中年男子。

    他的脸上毫无血色,身上的衣裳也早已破烂不堪,但是却很干净整洁。

    这样的衣容,当然称不上华贵。

    华贵的是他的气质,他的眼神,他的一举一动。

    倘若关师和玄师在这便会发现,中年男子有时不经意露出的表情和徐来极像。

    都是漫不经心,都是置若罔闻,都是心静如水。

    只不过再如何心静如水,当发现徐来来到了这里后,他便注定静不下来。

    于是中年男子便笑了。

    “好久不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