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身脆响,老王的球从高处快速砸向潘西齐的发球区,速度至少是下手发球的两倍以上。对于之前的潘西齐,这样的发球算是很有威胁了。因为上手发球的速度与旋转可不是下手发球能比的,平时打球不太接触的选手很容易在接发球上就发生失误。 之前和老王练球,老王和他都是用下手发球,偶尔发出几个上手球,他就有些招架不住了。现在一上来就发上手球,就是要给潘西齐一个下马威了。 “第一个球就发上手球,看来是不想让我好过啊。既然这样,我也就不留什么情面了。”潘西齐从这个球中猜到了老王的心思,马上也做出了自己的回应。 在老王发出球的瞬间,他便判断出了这个球的各项数据。“80公里时速,弱侧旋,外角。”接着双脚微微向右侧一跳步,早早等在了球的落点后边。 大半后,球带着比大魏回球快那么有限一点点的速度分毫不差的砸在了潘西齐判断的落点上,接着反弹而起,想要从潘西齐身边溜走。没想到,还没弹过潘西齐胯部的高度,一把标志性黄黑相间的百宝力球拍便完全罩住了它。 只见潘西齐持拍横亘在球飞往后场的线路之上,球越飞越近,他却没有进行引拍动作。 “难道是球速太快,他已经来不及引拍了?”现场有些观众脑中冒出了这个想法。 要知道,在球的击打过程中,无论你用正手还是反手,击球之前都要将球拍拍面先移动至身体后部合适的距离与高度。待要击球时,通过腰部的转动,大臂带动臂将球拍击向球,这样,你身体的力量才能有效的传导到球上,使其飞回到对面场地。而这个移动球拍的过程就被称之为引拍。 球训练中,不引拍就回球是被教练严厉禁止的,专业运动员基本都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因为没有事先引拍,击球时你根本无法借助身体的力量将球有威胁的回到对方场地,这时你的回球充其量只能称之为反弹球,回球的质量惨不忍睹,下一拍基本就会被对方一击制胜了。 正式比赛中,选手由于对方球速过快或者与球的距离太远,没有时间完成引拍,通常会选择将球拍放置在球的飞行线路之上,将球磕挡回去,为自己的下一拍击球创造机会。当然,这种是属于逼不得已的选择,明场面完全落于下风了。 因此,看潘西齐这个动作,大家下意识以为他时间不够,想要选择磕挡。可是明明他很早就移动到位了,怎么还会来不及呢? 正当大家看的满头雾水的时候,潘西齐完成了他的回球。 只见他正手握拍,在球接触球拍的一瞬间,手腕一抖,拍面沿着球侧旋的反方向摩擦球。 老王发球时施加在球上那微弱的侧旋立马不见了,有那么一瞬间,球静止的停在了球拍上。千分之几秒后,潘西齐施加在球上的反侧旋瞬间爆发了出来。球像是一个超高速旋转的陀螺,离开潘西齐的球拍,向老王的场地飞去。 “原来是削球!” “快看,球好像飞的有些低,不好,要下了!” 场下观众声议论着。 这时老王也早已发现了潘西齐居然选择用削球来回他的发球,心里不禁一阵冷笑。对付不稳定的选手,削球是个不错的选择。可是他自认基本功扎实,球路也算丰富,对于处理削球还是很有信心。起码,对方使出削球,在速度和力量上已经是一种妥协了,只是想用旋转来干扰他。接下来,他将展示一下自己处理削球的能力,让潘西齐后悔刚才的选择。 刹那间,老王移动脚步,跑向自己预判的来球落点。由于潘西齐回球的力量和速度都不够,按照老王的判断,最多也就落在发球区的后边线上。这里已经算是场地中央了,一旦被他抓到来球,他有无数种方法打空挡得分。 可是,没跑几步,他便发现有些不对劲。 “来球高度太低了,很难过,对,下球!”老王得出了自己的判断,别停了下来。 原来球被潘西齐施加强劲旋转之后,一直以较慢的速度飞向对面。这里的慢是真的慢,并非潘西齐感觉的慢,因为在他眼里,这个球简直是一点点挪向对方场地。慢的同时,高度似乎也有些不足,很大可能性过不了球。 球带着“嗡嗡”的旋转声终于飞到了球前,看样子球的下端马上就要碰到带,从而被阻挡而跌落在潘西齐这边的场地。然而,随着球离带越来越近,众人突然发现,这个球的高度似乎将将能够通过带。应该这个高度是过的最低高度了。 果然,下一刻,球下端在离带几毫米的高度擦过了球,来到了老王这边的场地。 过之后,球似乎用尽了全部前进的力量,紧贴着球,开始做自由落体。很快,一声轻轻的球落地声传入众人耳中。就在大家以为尘埃落定之时,落地反弹起的球突然如同被人点上了火箭助推器一般,快速朝背向老王的方向飞去。然而由于实在是离球太近了,球一头撞进了球的怀抱,最终滚落到一旁。 随着球的落地,全场都愣住了,观众似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眼中看到的一切。 作为当事人,老王更是石化在了现场。他直勾勾的看着那颗躺在地上的球,一脸的不可思议。若是离的近点,还能隐隐约约听到他嘴里嘟囔着:“靠!有这么放球的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