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八百年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162 实练(2/2)
马车,日夜不停的沿着公路奔驰,八百里通道,用不上两天就能赶到,比蒙古骑兵骑在马上在野地里的奔行度都要快,这可是装着货物的重车啊。

    而这种公路的修建,也使得水泥厂修得几乎遍地都是,公路的修建结束之后,这些水泥厂同时还承担着向地方提供水泥,用水泥盖起房子来,或是修建乡间的道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这些水泥厂都属于优惠式的产业,只收很少的税,真正的大头是在流通环节当中上交的五十税一的税收。

    虽然水泥的制造并不复杂,但是其中关键的添加剂配料却是从自治区最重要的军工重镇八星城提供而来的,没有这些添加剂,烧出来的只能是石头沫子,根本就不具有水泥强韧的抗力。

    围攻石家庄的北伐军部队一增再增,从原来的五万一直增加到十万,然后是十二万,到最后,达到了十五万的顶峰,而且多数都是步兵,这十五万的步兵当中,有十万是训练营里走出来的新兵,他们属于在老兵的带领下在前线打硬仗的。

    而石家庄之战也牵动着整个局势,蒙古人从各地不停的抽调着精锐兵力向石家庄增援,而北伐军方面只是向前线运送着大量的军事用品,罐头,军粮,箭支还有火炮等必须品,前线做战指挥完全由刘基负责,而孙阳则周旋于大宋方面派来的官员之间,现在北伐军已非吴下阿蒙了,宋朝方面从原来的七八品一直派到现在的正二品,甚至连文瑞都接到了圣旨,要到自治区来公干。

    而这一切,都取决于北伐军的数场大胜,从五十九骑出漠北,一直到现在打下陕西根据地,再打下太原,现在又兵出石家庄,就在石家庄南部,与蒙古人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磨盘战,牵制了过十五万的蒙古精锐。

    这可是步兵啊,十五万清一色的步兵,牵制甚至是压住了十五万的骑兵,而且还不算那些新附军和色目目人。

    这其中功劳最大的当属火炮了,青铜火炮的制造技术越来越成熟,八星城的军工厂是拼了小命的在生产的青铜炮,现在前线军中装备的青铜火炮足足有一千八百门,而太原之战已经证明了火炮集中使用对骑兵和步兵在远距离上的强大杀伤力。

    最主要的是青铜火炮的射程和精度要远远优于色目人为之骄傲的回回炮,在青铜炮的面前,根本就没有回回炮施展的余地,只要回回炮一露面,数十门轻便的青铜炮就会调转炮口,将回回炮轰得连查都不剩。

    火炮战争之王的身份,已经在与蒙古大军的做战之下展显无疑,军队的战斗力上,或许北伐军这些新步兵比不得蒙古骑兵精锐,但是在意志上,经过正规式训练的士兵也稍逊一筹,除非是做为王牌的主战骑兵师或是两个步兵师。

    但是在武器上,却不是蒙古人可以望其项背的,甚至连灰都吃不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