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引修仙传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三十七章 真言咒法(第二更!)(2/2)
化为鳞盾,以挡这致命一击,却不料因缘巧合成就丹青此物。”

    “大师,这丹青究竟有何用途,会这么贵重?”丁修总算解去心中迷团,适时再提一问。

    普照大师淡然一笑接道:“丹青乃是身具灵识之物的精血所化,故一旦形成,本身便具有其主原有的五行属性。像这寒潭巨蛇的丹青,便会拥有巨蛇的种种属性功效,只需在修真者的本命法宝淬炼时加上少许,便可多了数种强大的威力,这是何等的容易。

    另外,丹青一物,还能用于炼化修真者体内因修行而产生的煞气;施用于炼丹之中,更是催化药力的绝佳药引,有着事半功倍的神奇效果。这回施主知道这丹青的重要了吧?!”

    与普照大师再探讨一些修真的常识,丁修回到自己居住的禅房心中却是庆幸不已。回想起当日斩杀寒潭巨蛇的一幕幕情形,他不禁长嘘口气,为自己的好运兴奋不已。

    对普照大师的感激是发自内心的,虽然大师百般婉拒,丁修还是坚持将三枚丹青鳞片赠与大师,以谢对自己的百般照顾和诸般指点。

    数年一晃而过,每日里静心潜修的丁修与须弥梵音寺的众僧谈经论道,对佛道两家的渊源及修炼的途径都有了相当的了解。在普照大师的细心教导之下,丁修苦修天门九传真传的闲暇之余,修习了佛家密宗的真言咒法,竟然有着神速的进步。

    真言咒法与道家诵咒借符施力有着同样的玄妙功能。真言咒法主要通过双手配合,结出九字真言手印,通过人体而与宇宙沟通,达致天人合一之境,明心见性,即身成佛。所谓密言入耳,意有所感,指的便是真言咒法与神识之间的紧密联系。

    一念不起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外不著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禅内定,故名禅定,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当普照大师讲解至此处时,丁修便对真言咒法有了领悟,从而对自己拥有的玉简中,那《五行咒法》及《咒诀详解》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不仅大幅提升了丁修驱使法器的速度,还对他的神识有着翻天覆地的影响。

    如今,丁修地祭出法器之时,不再特意吟诵,而是直接以神识借真言咒法施展,凭借真言咒诀的九字真言,替代冗长的咒语,其意到器至的快捷迅速,连他自己都触目惊心。

    神识的愈加强大可以说是丁修意外之得。不知是否与众僧共同修炼的原因,初来时,神识只能察探这峰顶的一小部分的丁修,如今完全在喘息之间遍扫山峰巅顶,无有遗漏,比之初来,不知强大了多少。

    最让丁修得意的,却是驱使自己的本命法宝青灵竹光剑。如今,他已经不必再将这认主的灵剑放入储物袋里,而凭借着小剑的自主灵性隐匿于右手的手臂之中。青灵竹光剑与他血脉相通,灵性相知,丁修右手只需做剑指一挥,便可驱使出来。再加之受普照大师指点,对灵剑的认知,丁修再施展此剑,比之以前威力何止大了几倍。

    由于身受丁修三枚丹青鳞片的恩惠,普照大师盛情难却,自身除一枚本命佛珠之外,无物可送,竟私下传授丁修须弥梵音咒,以作补偿。这须弥梵音咒,只得三音,又称三言咒,是真言咒法中最为高阶的佛宗秘诀。施用时,以音取意,以意取神,以神入谛,形而上第一义谛,是佛宗珍藏密传的秘技,达至最高境界,可得天大神通。

    不过,这梵音咒的超难理解,给丁修带来诸多难处,修习起来,也只能是强记下来,以待日后,再融会贯通。

    .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