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给的银子也太多了!”
刘铭祺连忙道:“不多不多这是本府的一点心意另外张老汉家的孩童均都是初次相见就当是见面礼吧!”赵老汉推说不过刘铭祺便也只好收下。
赵老汉躬身将几位大人迎进院内。外面随身跟进来的亲兵纷纷放在佩刀和长矛和老汉的家人一道劈柴生火做饭小院霎时炊烟袅袅热闹非常。
四间连脊的大瓦房破漏不堪房内很多地方仍在不停地滴露雨水老汉在房里找了处干爽的地方摆了几条板凳又急忙呼来家人上茶说是上茶其实就是几大碗热水和着乡下采摘来的野菊花晾干后放几朵在碗中喝起来却是芳香四溢比起官老爷家的龙井瓜片自然是称不上是茶不过却是农家去火健脾的一种常用饮品。
老汉见几位大人的衣袍已被雨水打湿倘若侵透内衫湿衣裹体对身体极是有伤。忙热心地吩咐家里的三个儿媳妇把几位官人的外袍除去拿到厨房烘干后再穿。见老汉如此诚恳厚道也只好如他的愿自行除去外袍拿给老汉的家人烘烤。
忙活了半天老汉才终于笑呵呵地陪坐在刘铭祺的身边闲谈起来。尽管赵老汉的年龄比刘铭祺要大上二轮之多一生的光景已经走过了四分之三不过在年轻有为位高权重的巡抚大人面前还是显得有些局促不安说起话来也不免有些吞吐。
毫无一点官老爷的架子的刘铭祺东一句西一句的倒是没闲着从家庭情况到农耕生产从官府库银拨到粮食补给甚至连婆媳关系妯娌关系这些家庭琐碎事情也不忘问上一问。可谓是无话不谈越聊兴致越高半个时辰过后赵老汉再无半点拘泥有什么说什么。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就是在闲聊之中从老汉的口中刘铭祺便能对当地官员的功德绩效有个全面具体的了解和掌握。如果光靠地方官员上嘴唇碰下嘴唇的长篇报告大多水分甚多不可全信。只有心里设身处地想着老百姓和他们面对面地交流沟通才能更加切合实际地了解百姓所需体察百姓的疾苦。
这边说说笑笑那边炕上的饭菜早已摆好张老汉笑着请各位大人入座。刘铭祺入乡随俗跟到了家似的个脱靴盘腿上炕其他几位大人也纷纷跟着坐满桌前。
赵老汉皱着眉毛扫了几眼做好的饭菜左右看了看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于是叫过自己的大儿子窃窃私语了几句。
看在眼里的刘铭祺当即笑道:“张老汉是不是差遣儿子去为本府打酒啊?”
赵老汉有些尴尬地笑了笑:“正是家中一直靠官府补贴度日那还舍得备酒今日巡抚大人大驾光临再怎么说老汉我也得陪巡抚大人喝上两杯不是!”
刘铭祺听后哈哈一阵笑摇了摇头道:“不可自本官上任来便向各府州县等官员下了禁酒令凡在当班期间饮酒一经现降半级罚银五十两。二经现再降一级罚银一百两。三经现革除官职罚银二百两。”
赵老汉有些不解地问道:“难道巡抚大人也照章办事?”
刘铭祺微微点头道:“当然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本府定的规矩就更应当带头遵循才是。”
赵老汉劝说不成无奈之下只好以茶代酒让请几位大人一尝百姓家的粗茶淡饭。
农家小菜可不比官老爷家的大鱼大肉吃的油腻满桌的菜肴除了一只清炖的土鸡外竟全是乡下野菜炒拌而成的素菜。也许是因为饥不择食的缘故刘铭祺吃得倒是津津有味还一再夸耀赵老汉家的儿媳妇手艺不错。赵老汉家的儿媳妇闻听巡抚大人的赞美后躲在一旁笑的合不拢嘴心里甭提多得劲了。
吃着聊着刘铭祺见赵老汉很少动筷夹菜而是一个劲地伸手抓起桌边一大缕白白绿绿的生菜吃个喷香顿时觉得好奇也像模像样地学着赵老汉的样子伸手捻来一颗截成数段在酱碗里蘸了蘸一口塞进了嘴里。他所吃的也正是北方人春夏秋冬都不离口的大葱蘸大酱吃习惯的北方人当然是下饭开胃爽辣适口至于对没吃过的人来说便成了刺辣麻舌难以下咽
后世穿越来的刘铭祺从小就是在福窝蜜罐子里长大的从来没吃过生菜就是图个新鲜。这下可倒好刘铭祺不分青红皂白硬生生地学着赵老汉般吃了一口生辣的大葱这时才现此物辣劲冲鼻吃又吃不下去吐又不好当着众人面出糗只好一边硬着头嚼一边囫囵道:“好吃赵老汉家的蒜就是好吃!”
汗!赵老汉当了一辈子的农民种了一辈子的地这还是头一次听人说自己吃的是蒜?不过也别说连孔子不也是五谷不分吗?更何况秀才出身的巡抚大人饱读圣贤书当然也是五谷不分才配得上他要是只跟老百姓一样只识五谷而不懂得治国安邦之道又有个屁用。赵老汉自然不敢与巡抚大人争论自己吃的东西是葱还是蒜只要巡抚大人说它是蒜那它就是蒜。
赵老汉见刘大巡抚辣的额头上的青筋都蹦了起来连忙夹了一只鸡腿放到刘铭祺的碗里道:“大人此蒜要和着饭菜一起吃方才味美。”
“嗯嗯嗯”刘铭祺连连点头赶紧咬了一大口鸡腿咀嚼了一阵方感异味淡了很多并有一种食欲大开的感觉。赵老汉对刘大巡抚的朴实无华不但不敢小瞧而是更加的敬重堂堂的巡抚大老爷跟百姓同吃一锅菜毫不虚伪掩饰实实在在是咱老百姓的当家人。
见巡抚大人吃的有味又笑着夹了一只鸡腿递到了刘铭祺的碗里。道:“大人好吃就多吃点。”
方才自己被辣的没辙只好吃几口喷香的鸡肉解辣就着往下咽。眼下赵老汉又夹着一个鸡腿递来怎好意思再吃毕竟自己在康襄城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什么没吃过而赵老汉家却不同若不是逢年过节又怎舍得杀只土鸡而食之再说赵老汉身边还偎坐着他五六岁大的孙子想必对这只仅剩下的鸡腿连连盼之一般在乡下家里倘若来了客人孩童一边玩耍一边盼着那又肥又香的两只鸡腿打牙差。
想到这刘铭祺笑着提起筷子又转手将鸡腿夹到了赵老汉小孙子的碗里道:“来来来小朋友这个鸡腿是你的赶快吃吧!”
孩童样子干瘦干瘦的头上肿着的大包清晰可见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盯着递过来的鸡腿却又面无表情地摇了摇头。
刘铭祺奇怪地问道:“小朋友这是本府赏给你的为何不吃?”
孩童抬头看了看赵老汉又忍不住望了一眼碗里的鸡腿稚声嫩气地喃喃道:“娘亲说鸡腿是给官老爷吃的不准我吃。”
孩童年纪尚小却是仅遵母命要不然古人常说苦家出孝儿富家出逆子。
刘铭祺听后心头一热笑道:“你尚且年幼鸡腿当然你吃了?多吃鸡腿
多长智慧长大了保准是个秀才郎。”随后又鼓励道:“以后一定要好好读书识字若是能考取功名也像本府一般做个官老爷就天天有鸡腿吃了。”
“是不是能做个拥有很多很多银子的官老爷呢?”孩童天真无邪地问道。
刘铭祺笑着摇了摇头道:“做那样的官老爷是会被杀头的要做一个能让百姓吃上鸡腿的官老爷才行明白吗?”
孩童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刚要伸手去抓碗里的鸡腿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小手又缩了回去抬头弱弱地问道:“我可以吃了吗?”
刘铭祺笑着点头道:“当然喽!”
话音落地孩童迫不及待地伸手抓过鸡腿横在嘴边撕咬上一口美美地享受着肉香的滋味。看着孩童可爱乖巧的模样众人忍不住面面相觑而笑房内瞬间充满了欢声和笑语……
吃完饭外面的小雨已停刘铭祺等人穿上烘烤得干爽舒适的袍褂拱手告别赵老汉一家随后率众人顺着乡间的羊肠小道离村而去。
回城的一路上感触颇深的刘铭祺回想起杨老汉一家老小朴实和热情忍不住心中暗暗道:身为百姓父母官应当做到清、慎、勤三字具有这三种修养还用担心治理不好自己管辖的地方吗?若是人人都能深谙此道铭记为官者的使命和天德史上的清官也不会寥寥无几了……
支持订阅道男书的朋友们非常感谢大家!自从开书以后每天更新一章雷打不动尽管如此可能很多书友还是觉得不是很过瘾不过道男在这里和大家小小地解释一番:下个月也就是八月道男的更新量会加大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下个月要冲订阅榜单要是不能进入历史频道前十五名的话那后果对道男的压力是很大的虽然本书是买断的但是买断也有买断的苦所以请朋友们在支持道男的同时相信道男的写书能里动力而且道男保证后面的情节设定会越来越精彩绝不辜负朋友的期望值谢谢大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