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寻我道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一百零六章 少林药王院(上)(2/2)
院里急救了三天结果人没救回来贵族医院却开出了五百两银子的帐单。生生把一个小财主的家底给全部掏空了。”

    杜远眼睛有点直了喃喃说道:“现在我算是知道为什么登封县大街小巷都是查禁非法游医的文告了赶情少林寺还和衙门勾连在一起他这是要垄断医疗市场哪。”

    “可不是么?这药王院就是广告做得好老是标榜自己是全大明唯一一家不收患者红包的医院其实人家是看不上那点小钱。这点钱怎么和供药商给的回扣比呀。现在居然又成立了一个分部专治不孕不育也不知那帮秃驴怎么会研究这个的。”

    车老板起牢骚来没个完又嘟囔了几句突然猛醒过来小心地问道:“二位不会也是武林中人吧?”

    车老板这是怕杜远和卓非凡也是慕名而来拜访少林寺的武林中人到时候只要他们在少林寺那位高僧面前一搅舌头他这生意便没办法做下去了驴车非得让几百名少林武僧砸得稀烂不可。

    卓非凡明白他的意思笑道:“你看着我们象是武林中人么?咱们是东疆邸报的笔帖式来少林寺旅游的。”

    其时大明立国虽已二十四载但西蜀未定世祖皇帝原先亦是贫苦出身对于吏治一节看的是最重的。他虽也设了不少的严刑峻法剥皮抽筋不一而足。但奈何天下官官相护官场文化不是他这样一个放牛小子出身的家伙能轻易打破的。所以此时吏治虽比不得前金末期一般混乱但亦是无官不贪的。

    世祖皇帝天纵其材某日灵机一动下决心引入外来竞争机制以舆论监督制衡官场。初期的南京邸报很是纠出了几件贪腐大案引得皇帝陛下龙颜大悦下令天下推广。

    只是世祖皇帝却忘了一点他曾提出过一个理论叫做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百姓前进。是以各邸报社长均为大明官吏。既是官吏又如何不受官场文化的影响。

    你想升职么?你想加薪么?你想换个更有油水的位置么?

    便是你不想升职、不想加薪、不想换个更有油水的位置但你总有家人朋友难道他们就不想谋个更好的出路么?

    是以世祖皇帝这圣旨一下虽不知有没有阻止多少贪腐案子生却使得原先各地犹如清水衙门一般的邸报社变成了油水最足的衙门之一哪怕只是府台邸报社的一个小小笔帖式也敢对着八品县尉大呼小叫昂挺胸。

    邸报社的笔帖式最喜以各种名目到各地采访一应花销自有当地官府支付。当地脑人物便是再忙至少也得请之些无冕之王到酒楼大吃一场再安排好饭后娱乐临走之前少不得还得塞几两车马费。否则的话虽然有背景的官员事后打个招呼就可以压下负面报道不过这也太麻烦了是不是?

    哪怕是再清廉的官员亦不敢怠慢这些人须知哪怕你再能干你也不能担保你辖地里一点把柄不被这些无冕之王抓到。偏生这些家伙又大都有着一手生花妙笔你扶一个老太太过马路亦能在他们笔下变成忧国忧民的楷模、心系百姓的好公仆。你在地上扔一张废纸亦能在他们笔下变成破坏环境的罪魁、地球变暖的祸。

    更有一等无耻之徒若是你服伺得让他们稍有不满他们能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罪行都栽到你头上去。

    你要打官司告我诽谤?好啊!邸报社最最喜欢你来这一手反正就算官司输了也是大明财政里的钱赔给你自己是一文都不要出的邸报社借此炒作一番还能出名。某些邸报社的社长甚至宣布社里哪个笔帖式能让官员给告了。就给哪个笔帖式奖金。典史三十两主薄五十两县丞一百两真金白银、童叟无欺。

    如此一来没有后台的等闲官员哪敢惹他们那些笔帖式的眼睛还不长到头上去了。

    现今的笔帖式如同大明的一等公民一个八品县尉在春运时节未必能买到长途马车票笔帖式却可以轻易搞定。如若索要数目太多一时搞不定笔帖式就在售票处拍着窗口大骂起来:“你们与黄牛党是一伙的明日我便在邸报上给你曝光。”

    如此一来售票处的便是要买黄牛票也得买上几张恭恭敬敬地凑足数目给笔帖式送上。笔帖式还得趾高气昂地叫骂两句赚足了面子这才肯走。

    当然喽世祖皇帝那舆论监督地指示还是要落实的每年邸报社也得拎出几个不入品级的官员的痛脚出来凑凑数。至于七品以上的官员业内亦有规矩――凡未明正典刑之前绝不许胡乱报道否则后果自负。

    那车老板一听说杜远和卓非凡原来是邸报社的笔帖式立时对他们二人肃然起敬忙抱拳道:“原来二位是文曲星小老儿原先不知倒怠慢了二位。不过……”

    车老板有些疑惑地眨眨眼睛:“历来笔帖式到登封县都有衙门里的马车接送。至不济也该雇辆马车才是象二位这样雇驴车的小老儿还是头一次得见。”

    “我们……”杜远神秘地靠近车老板说道:“是来暗访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