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十分的敬谢不敏的。奈何皇帝老子意志坚决地很对于杜远“只要派他们出马一两年内便能见成效”之类的诱惑性话语完全无动于衷反是滔滔不绝地表演讲反复交待杜远与卓非凡要以大局为重云云。
杜远与卓非凡还有在场的众位大臣只好一边洗耳恭听一边频频点头做出如闻纶音如醉如痴的样子来。没办法谁叫人家是皇帝呢?谁叫这个皇帝又有喜欢演讲的嗜好呢?
杜远与卓非凡欲哭无泪只得哭丧着脸咽下自己种的苦果勉勉强强地接了圣旨。
一回到府里杜远与卓非凡便现不对劲了。
原来杜远与卓非凡虽然也是倍受重视但各方大佬和各位皇子为了不给人留下拉帮结派的印象或者是觉得火候未到不想这么早地出马以免碰钉子之后脸面受损。所以杜远与卓非凡可以左右逢源大打太极拳。
但世祖皇帝圣旨一下几位从世祖皇帝还是流寇的时候就跟着他干没本钱买卖的资深元老还有七八位有能力争夺皇位的皇子外带着十几二十名王爷国舅之流的人物便似约好了一般齐刷刷地来到了杜、卓二人的王府。
当然他们不会空手来的只是带来的礼物也太贵重了些光是银票加在一起便有十多万两其它金银玉器、古董字画之流更是堆积如山。贵重得连杜远这般贪心不足的人也咋舌不已再三推辞不敢收下。
但这些朝庭大佬皇室贵胄却又另有想法。
原先世祖皇帝也不是没有派过朝中亲信大臣整顿官企但这官企里油水之丰厚乃是天下第一等的各方各面当然不会放过这块肥肉好几只大手都伸了进去。
不管他们在朝堂上如何敌对甚或会拉下脸面指着鼻子大声痛骂但官企却是他们各项活动的经济命脉。官企一动那手中的花销不免紧了许多。
于是乎不管是清廉的、还是能干的只要担任了整顿官企的职务各方势力立即放下旧怨联手对敌。或威胁、或许愿、或收买总之一个个到了最后都别想办成事。
但这杜、卓二人却又不同。这两人如同横空出世一般进入朝堂的时间又短跟哪方势力都搭不上关系他们想递话都递不进去。而且这两人手腕灵活为人机变百出许多旁人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他们俩却能够轻而易举地完成。更可怕的是这两人似乎极受皇帝宠信哪怕手段出格一点恐怕皇帝也会保住他们。这样一来若是他们俩动起了真格的事情便不好办了。
闭门谢客是不是?好咱们就每天照着三餐饭点一日来三次皇子宰相尚书在门房里坐了一大排看你见是不见。
绝不收礼是不是?成那定是嫌咱们送的礼物太轻每次来都把写在礼单上的礼物再加上一倍。
老板就是老板这大老板一出手可不是他们手底下那些小杂鱼能比得了的。手里那是阔绰得很哪。光是银弹攻势便吓得杜远与卓非凡心惊肉跳何况日日大门口还有一大排的皇子尚书堵住门。
没过几日这两人便憋不住了只得勉为其难地“大病初愈”了。
那些朝中大佬也没为难他们见了面也只是聊聊风花雪月之类的事情而已有关工作的事情一句都没提。但耐性却长得很一个个坐在椅子上便如同生了根一样连如厕也是安排好了一个一个的去总要剩着几人拉着杜、卓二人生怕他们跑了似的。
杜远本来想着咬咬牙硬挺过去。你要跟我耗是不是?咱们耗就是了。反正也就是瞎吹呗谁怕谁呀?
但没想到第二日同样又是那些人又提着礼物来串门了。而且又是赖在王府里不肯走。
到了第三天那帮朝中大佬和诸位皇子又来求见的时候卓非凡先自耗不住了。据他的说话再这样下去就什么事也干不了了。杜远想想也是。
咱们干嘛要替那老皇帝卖命呢?也就是卖个人情而已少抓个把人算个什么事。彼此间留个面子日后也好相处些。
哪知杜远一认输那些朝中大佬似准备好了似的施施然从袖中便拿出了长长的一大串名单来。
杜远和卓非凡只是稍稍瞄了一眼便傻了。
原来国人崇尚内举不避亲眼前这些人更是将这一点挥到了极致。莫说是朝庭直属及省直属的大型官企便是连府属与县属的一些中小官企也被他们安插了不少诸如小妾的弟弟、管家的妹夫之类的人进去。
一人得道鸡犬自然升天。这些人又是带着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等等亲戚一同赴任的官企中若有官缺没理由不用自己的亲戚反用一些不熟悉的外人吧。
所以二十几年下来官企便成了盘根错节的家族企业而且无论盈亏好处都是不小的世祖皇帝又怎么能不年年贴钱呢?
见了如此庞大的阵势杜远与卓非凡对看了一眼额角不禁都有了汗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