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起火了?”王夫之望着那皇宫方向自言自语道。
站在他身边的莫不计则轻描淡写的说道:“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兵丁们拼死拼活的打下南京当然要好好的犒劳自己一番了!皇宫里面的好东西甚多你拿一点儿我拿一点儿一会儿就拿光了。但若是把一个空荡荡的皇宫交出去的话可不好向上官交代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皇宫起火这样一来所有人都可以摆脱干系了要是上官问下来那就可以说‘是火把东西烧光的’。”
黄宗羲瞄了瞄莫不计道:“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莫不计道:“太冲兄啊!你读的书比我多应该比我更清楚吧?‘杀人放火杀人放火’可见这杀人与放火是一定要联在一起的既然打仗少不了杀人那么也就离不开放火了!”
顾炎武摇了摇头叹道:“真是想不到这勤王军杀人放火的本事可不比那潞王的人差!”
林清华轻声说道:“一丘之貉而已当将官的想财捞钱当兵的自然也就跟着学跟着沾光。再说了这抢劫本就是鼓励士气的一种方法至于放火嘛就象莫先生说的那样只是用来掩盖罪行罢了。”他将手中的千里镜递给莫不计说道:“莫先生很喜欢这个千里镜那就送给你了我那里还有几个。”
黄宗羲望着莫不计手中的千里镜叹道:“西洋奇技巧夺天工当真是让人眼界大开!”
林清华问道:“太冲先生也对此物有兴趣?那我回头也送你一个。”
黄宗羲摇头道:“黄某不上战场又不喜军务这种物件拿来也没多大用处还是留给侯爷的部下用吧!”
莫不计道:“太冲兄谬矣!此物不仅可用于战场征战而且还可用于观赏风景若等到闲暇之时你带上两三个书童到乡间踏青则此物就能派上用场了。”
众人正说话间忽然一名卫兵来报说陈子豪求见林清华。林清华与众人辞别便随着那卫兵回到中军大帐。
陈子豪已在帐中等候他的身后还站着两人。见林清华回来陈子豪忙上前行礼道:“侯爷命属下找来的人已到。”他转身指着身后那两人说道:“这位就是卢德属下能将人顺利救出全亏卢兄相助。这位是属下的心腹姓童名清风三山门能那么容易攻下全仗他的功劳。”
卢德与童清风赶紧上前行礼道:“小人参见侯爷。”
林清华吩咐卫兵端上茶水又请三人坐下方说道:“我听陈子豪说卢兄原是东厂的一名卫长后来成了陈子豪的朋友在他营救官员被囚家眷一事中出力甚多确实是有功之人。”
卢德闻听此言又站了起来道:“小人只是出了一点儿微薄之力实在是算不了什么的。”
林清华笑着示意他坐下说道:“卢兄不必谦虚我这个人一向是赏罚分明你既然立了功那么就应该受赏!”他向卫兵下令道:“来人呐!将那盘子端上来!”
一名卫兵随后端进来一个木盘盘子上放着十个金元宝。
林清华道:“这里是二百两金子略表寸心还望卢兄莫要推辞。”
卢德哪敢收直是推让陈子豪劝了半天他才肯收下。
林清华随后也赏了童清风二百两金子以酬谢他助夺三山门之功。
林清华向卢德问道:“我听陈子豪说在他们赶到顺天府衙门之前曾经有两拨人去顺天府提人双方互不相让后来还打了起来你把事情的经过仔细给我讲讲。”
卢德不敢怠慢随即将小高太监与倪光兴两伙儿人火并的事仔细讲了出来直把林清华等三人听得惊疑不定。
待卢德讲完林清华心中顿时起了个大疑团他问道:“那小高太监与倪光兴都说奉了潞王之令可是他们为何要火并呢?莫非其中有一个人是假传旨意?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个人会是谁呢?他的目的又何在呢?”
卢德摇头道:“小人不知。当时小人也很是迷惑那两人拿出的手令上都盖着潞王的印玺不象是假的但他们确实又打了起来事后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陈子豪道:“不如将那倪光兴或者把那小高太监抓来问问一问就清楚了。”
童清风摇头道:“如今城内很是混乱要想找到二人恐怕不容易啊!”
林清华站起来说道:“现在南京各门已经关闭要想出城很是困难只要小高太监和倪光兴还没有死那么就一定能把他们找出来!”
林清华随即命一卫兵前去传令令城内的镇虏军巡逻队加紧搜捕倪光兴等人务必将其活捉。
那卫兵去而复返禀道:“帐外有一公公前来宣旨。”
“哦?”林清华有些意外他立即迎出帐外果然见一小太监立于帐外。那太监传的是皇帝的口谕命林清华与众军将大臣前往黄得功中军大营面圣。
“皇上救出来了?”林清华问那太监。
小太监道:“正是!是黄得功将军亲自救出来的现正在黄将军营中侯爷莫再迟疑前往面圣黔国公已经到了。”
林清华打赏了小太监五两银子又吩咐了陈子豪几句随后带着数十名卫兵前往黄得功大营。
还没到黄得功大营的辕门口林清华就听见了鼓乐声只见原本应该庄严肃穆的辕门口张灯结彩十几个鼓乐手正站在门口吹吹打打从他们那杂乱的服装来看似乎是从民间匆忙招募来的。
史可法比林清华先到一步他看着眼前的这不伦不类的一幕有些吃惊暗道:“这是做甚?又不是民间娶媳妇居然这么乱来。这个黄得功在搞什么名堂?”想虽这样想但由于他不清楚这是否是皇帝的主意所以当下也闭口不言只是愣在辕门之外。
林清华就没这么复杂的想法了他走到史可法身边道:“史阁部你怎么愣在这里啊?”
史可法被他这么一问立刻缓过神来他道:“对我怎么糊涂了!还是先面圣要紧。”他提腿就慌慌忙忙的向里走将林清华反而抛在了身后。
皇帝被黄得功安置在他的帐篷里这顶帐篷很大足可以容纳下三五十人。一张太师椅铺了条明黄锦缎权且充当龙椅刚刚被救出来的朱慈琅就坐在这张椅子上接受臣子们的朝拜。
好久没给人下跪了林清华开始时有些不大习惯当他站起来后才放松了一些。他向四周望望见来的人中大部分他都认识沐天波、黄得功与李成栋站在武将最前面史可法则站在文官最前面。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明显瘦多了两只眼睛深深的陷了下去使得他那本来就不算饱满的脸部看起来更加的干瘪。
看起来皇帝很激动他眼角擒着泪嘴唇不停的颤抖着半天说不出话来。皇帝既然不说话那众臣也就默不做声整个帐篷显得静悄悄的。
“扑通”一声膝盖撞击地面的声音打破了这种沉默。林清华顺着声音望去却见张慎言又跪在了地上老泪纵横的他望着皇帝泣不成声的呜咽道:“臣……臣万死!臣未能在皇上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实在是死罪啊!”
“扑通”“扑通”“扑通”又是一阵膝盖撞击地面的声音许多大臣也跪了下来哭诉着自己的委屈表达着自己的忠君爱国之心。刚才还是一片寂静的帐篷里顿时又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哭声帐篷中的气氛也变得悲凉起来。
还好黄得功、李成栋等人没哭要不然的话林清华还真是要费一番脑筋想想自己要不要也这样表现一番。
皇帝的感情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宣泄的出口他也立刻痛哭流涕眼泪巴巴的望着跪在那里哭泣的大臣们。一名小太监赶紧递了条手帕上去好让天子拭去龙泪。
皇帝将眼泪擦干说道:“众爱卿不必悲伤现在朕已经脱险了社稷也保住了。爱卿快快平身商议大事要紧。”
待众人站起皇帝接着说道:“今日召诸位爱卿前来一则是为了庆贺君臣重聚二则是为了商议南京光复的一些善后事宜。众爱卿不要顾虑尽管畅所欲言。”
林清华自然是不会第一个开口的因为他还搞不清楚现在朝廷政务的正常处理程序这些问题只有象张慎言、史可法这样的大臣才最清楚有他们在自己也就不需多言。
正如林清华想的那样史可法立刻站了出来奏道:“臣先恭贺皇上顺利脱陷重登大宝。苍天保佑皇上得脱大难南京再成畿辅重地臣以为如今最要紧的为四件事:其一尽快安定南京城内的人心令各部加紧约束部下不得有违抗军令、骚扰百姓之事生;其二经多日鏖战南京粮食奇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若想安定民心则必先将饥谨消除所以应尽快从外地运粮入南京赈济饥民;其三数日激战战死兵丁的尸体布满全城若不加紧收尸掩埋的话恐怕会生瘟疫此事甚至比运粮之事还急迫;其四皇宫于战斗中忽然起火虽经臣亲自带人相救但无奈火势太大无可挽救数座大殿尽数焚毁现在已无可用之殿所以还应尽快确定一处行在以便举行朝议。以上四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