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异史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三章 烈火凤凰 第七十七节
    金黄的太阳已经升起热气开始蒸腾着地面初夏已经到了。

    与夏天本应有的酷热不相容的是南京城外东北方十余里处的燕子矶却笼罩在一片凄凉的气氛中燕子矶边黑压压的站满了近千人他们个个头扎白布条腰系白腰带围成一个半圆全都直愣愣的看着眼前的一个木头搭成的台子。在燕子矶附近的江面上则停泊着数百艘大大小小的战船战船的桅杆上也飘扬着白色的旗帜站在船只甲板上的众多水手也都头扎白布全都伸长了脖子远眺着燕子矶岸边的那个木台子。

    燕子矶边的这个木台子足有三丈高台子的四周插满了旗杆旗杆上全部悬挂着白色的旗帜旗帜上则全部书写着大大的“郑”字。台子上只站着一个人只见他全身缟素满脸戚容眼中擒着些许的泪珠与那脸上那几条浅浅的皱纹形成鲜明对比他手中拿着一张宣纸正大声的向底下众人念着祭文。

    “……父亲年少得托祖父之荫进学十年通音律精文墨。年十八家境中落往香山澳投舅父旋抵倭国。……

    母田川氏平户商人之女万历四十六年嫁于父亲。母亲慈祥仁爱上敬高堂下抚爱儿……

    ……洋夷猖狂悖逆无道!屠吾父害吾母引兵侵凌扬子江……

    吾叹上天不公天意无情!……

    呜呼悲哉!……

    ……吾必誓!不灭洋夷誓不还家仇不报不离船!”

    念完了祭文郑森走前几步将那张宣纸投入香盆之中烧掉随后又后退几步向着台下的两名亲兵喊道:“把东西拿上来!”

    两名亲兵随后走上台子其中一人双手捧着一套衣服和一顶头盔他半跪在郑森侧面将衣服与头盔恭敬的呈到郑森面前而另一人则双手捧着一把腰刀也跪呈到郑森面前。

    郑森先撇了眼亲兵手中捧着的那套儒衣儒冠和那顶头盔再看了看另一人手中捧着的腰刀接着望了望台子下的那近千名部下随后将身上的白布麻衣脱下露出了一身的铠甲。他将白布麻衣也投入香盆之中烧掉只在腰上系了条白色腰带。他先将那顶头盔戴在头上接着从亲兵手中接过腰刀将腰刀系于腰带之上紧接着“锵”的一声将雪亮的腰刀从刀鞘中抽出将其高高举起口中高声喊道:“不灭洋夷誓不还!”

    “不灭洋夷誓不还!不灭洋夷誓不还!不灭洋夷誓不还!”底下的那些人也纷纷抽出刀来学着郑森的样子将刀举起口中也高声喊了起来。

    在众人的喊声中郑森转过身子用刀尖将那名亲兵手中捧着的儒衫儒冠先后挑起略一犹豫接着便将其全部投入火中烧掉。他望着那香盆中越来越旺的火苗再次高声喊道:“从今日起我郑森郑家的长子将继承父亲的家业光大郑家门楣!我不再是一个儒生了从今日起我就成为一名真正的将军了!我要指挥着你们指挥着郑家的船队去将杀害父亲、母亲和兄弟的洋夷全部消灭替父母亲和兄弟报仇以慰他们在天之灵!”

    他走前几步再次举起腰刀喊道:“报仇雪恨!”

    “报仇雪恨!报仇雪恨!报仇雪恨!”底下众人再次激动起来他们手中的各种刀剑再次被高高举起刀剑反射着太阳的光芒放眼望去尽是一片耀眼的白光。

    “众人听令!”郑森将刀一挥示意底下众人安静下来随后他郎声说道:“此次我将亲率儿郎前往迎战洋夷舰队但洋夷势大此去实乃九死一生诸位跟随父亲征战多年必定不是怕死之辈!诸位若是有什么家人需要照顾不妨就说出来让随军师爷记于纸上万一不幸捐躯则养老送终之事由我郑家操办!”他顿了一顿话锋一转说道:“但我丑话说在前头谁要是在战场上拖我军后腿丢我军颜面那就别怪我翻脸不认人!”说完他用力挥动腰刀将台子上的一根栏杆砍为两截。

    “长公子放心我等皆非贪生怕死之人!只要你一声令下我等立马杀向洋夷舰队绝不说半个‘不’字!”腰上缠满了绷带的刘国轩站在台子下望着郑森声嘶力竭的喊道“老将军平日待我等不薄我等怎可忍见老将军惨遭横死却不为其报仇?”他转过身子向着众人喊道:“弟兄们!咱们大伙儿一定要为老将军报仇!”

    “为老将军报仇!为老将军报仇!为老将军报仇!”底下众人的情绪再次被挑了起来。

    “好!”郑森大吼一声随即说道:“冯锡范何在?”

    冯锡范走出人群跪倒喊道:“属下在!”

    郑森问道:“如今我军有多少战船可迎战洋夷?”

    冯锡范道:“回将军昨夜今晨属下已经清点完毕我军现有大小战船九百余艘刨开那些太小的和太旧的船如今还有六百七十七艘战船可用!”

    郑森又问道:“士卒有多少可战?”

    冯锡范道:“铁人军八百人水手两万四千人步军三万人。”

    郑森问道:“今日风向如何?”

    冯锡范道:“南风。”

    郑森心中盘算片刻随即下令道:“刘国轩听令!”

    刘国轩走前跪倒喊道:“属下听令!”

    郑森道:“我令你为前锋率大船一百艘小船两百艘西洋帆船十五艘先行出行在船队前方十五里处。”

    刘国轩道:“属下得令!”

    郑森接着说道:“冯锡范听令!”

    冯锡范道:“属下听令!”

    郑森道:“我令你为后军率五十艘大船一百艘小船走在船队后方十五里以策万全!”

    冯锡范道:“属下得令!”

    郑森抬起头扫了眼远处的船队口中说道:“我自当亲率主力船队紧随刘国轩船队之后待他探明敌军虚实我再率军前往迎战!全军全部换用新式大炮凡是旧炮能用则用不能用或无法装上的则全部运往镇虏军大营交于镇虏军使用。诸位立刻返回各自战船准备升帆起锚!”

    随着郑森的命令近千人立刻散开各自奔向自己的战船。郑森则在一群亲兵和黑衣亲卫使的护卫下登上了一艘三桅西洋船。

    “轰隆”一声号炮响起刘国轩率领的前锋舰队已经起锚侧风顺流而下渐行渐远。

    郑森站在船头用千里镜仔细的看着那渐渐远去的刘国轩舰队随后他又回过头来看了看身后的那南京城模糊的影子他沉吟片刻将千里镜交给一名亲兵接着便大声下令道:“传令船队升帆起锚!”

    “轰隆”又是一声号炮响起各船纷纷准备扯起船帆拉起锚链。南风徐徐吹来将船帆很快吹的鼓起待各船调整好方向与船舵郑森下令升起红色灯笼他的座舰当即斜斜穿出船队向着江面东北驶去。剩下的船见郑森座舰已动也纷纷跟在其后缓缓向东驶去将燕子矶渐渐抛在了身后。

    “轰隆”第三声号炮声响起冯锡范率领的后卫舰队也起锚了刚才还帆影云集的江面上顿时变得异常的安静只有那些漂浮在江面上的众多杂物还在随着江浪的拍击一荡一荡的漂向岸边。

    燕子矶上的那个木头搭成的台子上的白色旗帜仍在风中飘扬而台子的上面则站着一老一少两个人他们正盯着那渐渐远去的庞大舰队各自出叹气声。

    少年将遮住自己视线的包头白布向上移了移随后抬头望着老者扯了扯老者身上穿着的白布麻衣问道:“父亲长公子为何不让我们也随军前往?”

    老者咳嗽了两声回答道:“他说此战九死一生不愿见恩师与他一同赴难而且你年纪也小是我陈家唯一的血脉所以他把我们留下了!”

    少年又问道:“那他为何要将儒衫和儒冠烧掉?”

    老者重重的叹了口气口中喃喃自语:“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调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太阳已经升到了半空将老少二人的影子拉的老长与那旗杆的影子交织在一起仿佛密匝匝的栅栏一般将老少二人牢牢的嵌在了台子中间。

    ******************************************************************************

    一样的太阳炎热刺眼甚至是有点儿毒辣。

    一支由八艘中国式帆船组成的船队正缓缓的在长江的江面上移动着船上的中国式硬帆向着北边鼓起为了纠正船的航向船队不得不时时调整舵的角度因此它们行驶的并不快。

    施琅厌恶的抬起头看了看船桅顶上的那面小旗子他口中低声骂道:“***怎么居然突然风向转了害得老子空欢喜一场!”他向江面上恶狠狠的吐了口吐沫接着便转过身去向着跟在后面的几艘船望去。

    那几艘船与他的座舰一样都是斜斜的靠着江北岸缓缓行驶而且还不时的调整航向。

    施琅对身边的亲兵说道:“你去挂旗咱们这就转向返回南京。”

    亲兵问道:“那咱们不等将军了?”

    施琅望着江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