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效忠的是大晋帝国效忠的是大晋的皇帝而不守张金亮。你张金亮不但是济南的郡守更是大晋的郡守遵守大晋的纲纪维护皇权的尊严才是你张金亮应该做的。而现在看看你做的如何?你的手下祸乱京都而你却又私称州牧难道你真想步刘元海的后尘让青州自立么?
“如果那样的话恕世祥冒昧世祥就是拼着一腔热血也会和你周旋到底。”
不管晋朝如何之乱在大多数华族甚至普通百姓甚至下层的奴隶当中大晋王朝那就意味着正统就算后来西晋灭亡之际无数的世人还拖家带口冒着生命危险不远千里的从全国各地走向江南去投奔连玉玺都没有并且和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并没有直系血亲的司马睿。
就是在北方也有无数英雄豪杰打着晋朝的旗号反对着外族的统治。就连已经在东北称王实力庞大的鲜卑贵族慕容皝在得到三枚玉玺后也是赶紧送往建康并且就是在他独立建国以后也还要东晋王朝确认封号。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就是晋庭不管如何妖魔化青州诸子如何号召各地出兵青州在张庭威等人的建议下青州还一直遵奉晋庭为正统。
“青州是大晋的青州现在是永远都是金亮不才在天下纷乱各地战乱不止的情况下还鞠躬尽瘁力保青州安宁。在青州粮食紧张地情况下还从百姓牙缝里面挤出粮款抽调粮食支援京都敢问天下还有几个州郡能向青州这般如此?我想世祥公心知肚明。而我们向京都运送粮草的船队却在京都城下遭到非人待遇我等向朝廷申诉并要求追击肇事真凶的奏章却如石沉大海毫无音讯朝廷还对青州百般诬陷就是这样。金亮依旧对朝廷忠心耿耿。
“可是自赵王以后。朝纲败坏。纲纪混乱圣上被人蒙蔽那里能听到忠良之心声朝中妖孽纵横欺上瞒下至今不肯公布洛阳事件的事情真相反而把一切责任推给青州。青州该当如何?难道就在这里灯着朝廷的那帮奸臣肆虐祸乱法纪指鹿为马。金亮就该坐在家中等着那帮妖人来到青州并且把自己的脑袋奉献上去么?”
张金亮的话让林世祥为止一滞他脱口说道:“君为臣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我死了还有谁会去铲除朝中的妖人呢?”张金亮笑道:“君要臣死臣就去死。哪是愚忠。是小忠就算我死了朝廷中地妖孽能自动消亡么?就算我死了。大晋地那些奸臣贼子能够让大晋中兴么?
“愚忠误国啊我辈人等应对朝廷忠心不二既然朝廷任命我为济南郡守我自当为济南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谓之忠而奋力上书努力进谏革除弊政清君侧正朝纲。虽受辱而决心永恒为复我大晋朗朗乾坤永不放弃努力。这才是大忠啊。希望济南林家为我助力而不是障碍。”
林世祥鼻子里面哼了一声而不做答这种官面上地话张金亮说的再多也没有太大的用途实际上林世祥也根本不是来听张金亮分析什么是愚忠什么是大忠的。
他们向各个势力抛媚眼虽说有忠义的传统教育在里面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利益和权利但是为了这些**裸的权利和利益地交换他们自然也要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做为自己的遮羞布。
张金亮见林世祥不说话继续说道:“现在天下纷乱青州一片荒芜各地流民纷纷来投却无官吏管理青州华族人才济济却都窝在家中不肯出仕朝廷百忙之中也无法派出更多的官吏到达青州青州的百姓全靠自治虽然现在的官员经过数年的学习却缺乏经验日常工作还能维持但是处理起来事情难免有所疏漏。青州太需要有对民众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人来对这些官吏进行督导了世祥公原意出山帮我管理青州么?”
林世祥嘴角露出一丝轻笑他等地就是这个他心中暗道:“嘿嘿这些土豹子终于知道我们地用处了就算你们再能理财再能打仗想治理地方你们还差的远呢。”
张金亮继续说道:“现在的青州和以前地青州已经大不一样这两年涌进济南的流民无法计数商业也异常的繁荣青州也不靠农税过活所以现在青州实行的是农无税政策但是为了更多的收税青州同时还实施鼓励个人努力交税换取政治权益的政策各种法律法规已经和以前的青州大不相同青州的十多家华族也在青州的政策中受益良多把。
“所以就是华族愿意出仕也要重新学起锦绣书院的大门随时向华族敝开希望华族子弟也能为振兴青州振兴大晋出力”
听到这些林世祥的脸色悠然大变他怒道:“郡守大人这是看不起我林家子弟?管理地方又有何难?林家子弟在家苦读十数年就是等待着把一身所学卖给朝廷哪里还用得着在去和那些泥腿子混在一起上学。”
张金亮笑了林世祥这样对他怒他一点都不生气林世祥这么在意证明林世祥已经对他的建议动心要是林世祥不动心他才不会怒呢。
“世祥公少安毋躁世祥兄大才自然什么东西一看就会可是林家又有几个能比得上世祥公之才的世祥公既然不愿意让自家子弟和庶民子弟一起学习青州的法规青州府自然会考虑世祥公的想法。青州府准备成立一个贵族书院由处明公的大公子当院长。专业教授华族子弟如何?”
王舒地儿子王晏之这两年风头
依靠锦绣山庄的造纸技术和印刷术接连出书早已现在王晏之的书已经传销到大晋各地深受各地学子的喜爱连济南林家也已经把王晏之的书作为给弟子讲课的选教材之一。林世祥更是对这个小神童赞不绝口。听到张金亮说王晏之要作为贵族书院的院长。他已经是无话可说可以说王晏之之才已经不是他所能比拟的了。
这其实还是和现在地特殊形式分不开地由于北方数省地流民前来青州求活其中不免有各地地华庶士子这些逃荒到锦绣山庄的士子。凭借自己的才华很快在书院暂露头角因此也把各地的文学流派带到青州。
山庄里面的政治环境就相当宽松本来就是一个书虫的王晏之碰到这些人更是乐不可支亲自组织这些学生谈经论道互相交流。以致使这两年他的文学修养大进。甚至已经越了其父。
这要是在别地地方就又会成为一群只会清谈不理国事的华族子弟而在锦绣山庄却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王晏之在山庄的主要责任就是做学问别的什么都不用他管啊。
外加上现在山寨已经作出大量得铜活字还有大量识字的工人并且还有在油漆的基础上改进的油墨印刷度和方便程度要远远比木刻印刷快的多这也使他出书地度越来越快量越来越大王晏之不出名已经是不可能地事情了。
不过青州的活字印刷并不是采用铜活字直接印刷而使用铜活字(阴刻)组版而后再倒出铅模版的方式用铅模版进行印制这也就减低了活字地数量可以制好一个模版以后马上拆散铜活字继续排下个版面。这样还可以保证模版的平整度减少模版不平整而出现一张纸上有的字色深有的字色浅的毛病出现。
“青州不守祖训擅自更改典章制度早已经遭人非议要不是这两年天下大乱而青州还算平静各家各户还都算过的去下面的这几家早就把青州的天给捅翻了郡守大人能在位置上做的安稳其实已经是个奇迹。”林世祥叹道。
“大晋的各项制度出自先朝(曹魏)先朝存在几年就告倾覆很显然那是管理的原因到了大晋更是漏洞百出这种制度不改革大晋将永无宁日。”
“积重难返啊想改谈何容易我今天也不能答应郡守什么事情我只能回去做以下各家的工作至于到时候能不能稳定住各家世祥实在不能保证什么。”
张金亮笑道:“多谢世祥公帮忙金亮必当重谢青州议会改选在即还忘世祥公能到议会担当重任。至于有人胆敢作乱的就看他是否能挡住我青州铁甲的刀锋或者大家一起财或者毁灭任何人都不能挡住锦绣山庄前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