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乱世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节:发展(一)金沙和盐(2/2)
同时连续的干旱缺雨也帮了锦绣山庄一

    使锦绣山庄的济水水利枢纽工程的截流工程和黄济掘也少了不少的麻烦在永嘉二年底济水终于顺利截流成功并开始为安装大型的水轮带动的巨型水泵建造引水槽和送水的水上渡槽。同时通过两年努力已经建造好的水闸也开始投入了使用。

    济水的截流成功不但抬高了济水上游的水位同时也保证了济水水上运输的畅通要不然越来越小的济水会很严重的影响到济水的水上运输安全在历史记载中到了永嘉三年夏天的时候由于干旱少雨济水黄河基本上都可以徒步而过要是哪样的话别说重型的运输船了就连小型的通讯船在济水上面行驶都会非常的困难。

    在山外的工业城建设的同时在原来的锦绣山庄的铁工场的内部也在进行着各种的试验现在的铁工场不但出产铁和钢而且还在冶炼提纯着铜银和黄金当然他们还在用收集到的铜钱在提纯着金属锡。

    张金亮根本不用去满青州的找金矿和银矿那些在青州的州志上记载的都有青州自古出金银在王敦芶晞先后退出青州以后早已经获得了青州全部文献资料的锦绣山庄很快就在当地人的帮助下找到了距离黄县铜矿不远的(文登)银矿和(招远)金矿由于连年的战乱这两个矿区早已经是人去楼空无人管理被整个的遗弃了。

    在西晋年间由于落后的采矿技术和落后的冶金工艺金和银虽然早就出现可是价格异常昂贵的他们从来就没有被当作货币而只是被达官贵人做成饰物佩戴在身上。

    而在当时所说斗米万金并不是指的一斗米能值万两黄金实际指的只是铜钱。

    黄金白银在这个年月不能流通就是能流通也没有粮食来的实在虽然这两个矿就在那里放着可是却根本无人开采就连留在当地的矿工也没有人愿意耗费那个时间干那种无用功有那个时间还不如上山逮两只兔子实在呢。

    看到这种情况离开山庄出来散心的张金亮不由得苦笑了一下这要是在后世那种商品经济异常达的时候这个地方早就被人堆满了。

    对于黄金的冶炼和提纯张金亮并不懂他在观看了几名当地人用工具费了半天劲才淘出一个比米粒还小的金沙片的时候马上明白过来金子根本不用冶炼直接淘出来的就是原金啊只用到后期把这些散碎的金沙想办法炼到一起就可以了。

    他所需要办的只是想办法参考这些淘金的人的所采用的方法制作出能粉碎金矿石并淘出沙金的机器就可以大大增加金沙的产量了这个问题对于山寨现在拥有的条件来说那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就在张金亮他们临走的时候有个可怜的山里老人从自己所住的地方拿出一个比小孩拳头还小的口袋来:“大人俺看你是好人你要是喜欢这些东西把他都带走能给俺留点粮食和盐就行。”

    张金亮接过袋子打开一看一下子查点没有晕过去那里面竟然是小半袋金沙看分量差不多有一斤多重这帮人竟然要用这东西换一点粮食和食盐这也太。

    那个老者看着张金亮脸上风云变幻还以为自己说错了话慌忙跪倒在地向张金亮叩头道:“小老儿糊涂大人见谅这些东西你只要喜欢拿走就是小老儿多嘴了。”他说完伸出手去使劲的就扇了自己两个耳刮子。

    张金亮连忙拉住并把跪在地上的老头拉了起来说道:“可不敢这样可不敢这样这可是要折我的寿你给我这些东西贵重的很只换点粮食那里能行。”

    那老儿连忙又要跪下却被张金亮死死拽住他只好站着说道:“好多年了官府也不来我们这里收金沙俺们山里面不出粮食也不出盐在没有粮食和盐俺们这里的人恐怕就要死光了。”

    盐你别看他便宜还渺小不显眼但是人离开了他就没有办法过。没有盐吃人就没有力气就会得病。因此在中国历史上盐这种东西在很多时候都实际上起到了硬通货的作用官府一直采用的都是盐业官营的政策从而控制人民谋取暴利至今亦是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