阉党二世祖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历史上马士英及其家人的结局!
    马士英,字瑶草,贵州贵阳人,明末大臣,官至内阁首辅。

    清实录记载,顺治三年六月二十日,浙闽总督张存任疏报:副将张国勋等进剿太湖逆贼,擒获伪大学士马士英、长兴伯吴日生、主事倪曼青。捷闻,令斩士英,其有功将士,所司察叙”。蒋良骐《东华录》卷五,“(顺治三年)六月,浙闽总督张存仁疏报:副将张国勋进剿太湖逆贼,长兴伯吴日生、主事倪曼青俱被获,伪大学士马士英潜遁新昌县山内,都统汉岱追至台州,马士英属下总兵叶承恩等降,并报称马士英批剃为僧,即至寺拘获,并总兵赵体元,令斩之”。 马士英在唐、鲁两政权中几乎成了过街老鼠,他并没有因此就转投清方,而是尽力以抗清的实际行动改变自己过去的不佳形象。清方档案证明,马士英曾经多次参加渡钱塘江攻余杭、富阳以及会攻杭州之役。

    而在《明史》马士英传中这样写: “士英与长兴伯吴日生俱擒获,诏俱斩之。事具国史而野乘载士英遁至台州山寺为僧,为我兵搜获,大铖、国安父子先后降。寻唐王走顺昌。我大兵至,搜龙扛,得士英、大铖、国安父子请王出关为内应疏,遂骈斩士英、国安于延平城下。”

    马銮,马士英长子。《黔诗纪略后编》补编采录马銮诗二十首,并传证曰:“銮字伯和,贵阳人,大学士士英子。国亡后卖卜金陵以死。士英当国,华亭顾在观为杨龙友所引,入士英幕,尝言阮大铖不可用。大铖欲起钩党之狱,在观说伯和泣谏,赖以稍止,是亦能干蛊者。”卓尔堪《明遗民诗》录其诗五十首,并为之传云:“马銮,一作鸣銮,字伯和,贵州贵阳人。壮时值南都新建,执政纷张,进言不听,遂绝仕进。及家国破亡,君子亦深谅之。晚年垂帘白下,有《咏美人》三十六绝句,寓意有在。”马銮曾隐居于姑熟(今安徽当涂县)直至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