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重生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七十一节 赚钱了及(2/2)
,结果汪新又小小地出了点名。

    但他们怎么想与汪新无关,本来生活中就跟他们基本没可能有什么交集的。考完试之后,那可是近三个月的长假呢,不用每周一下午再去开班会、不会每周三次参加兴趣小组活动、不用偶尔地参与学校的其它活动,汪新觉得自己彻底地轻松了下来,可以毫无负担地去做自己的事情。

    “哪怕每天写3oo字,十年下来也可以积累到百万——一个人能坚持下来就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汪新道,“我国现在十几亿人口,只要有万分之一的人有写作的兴趣,那么十年的时间会出多少作品?哪怕其中只有万分之一是优秀的,这又会是个怎么样的数字?而我们要做的,仅仅是提供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平台而已,付出的成本极小……”

    这是一次小会议,参加的只有5个人:汪新、包岳桥、简京、龚灵云,还有一位是现在网站总编辑赵阔。

    汪新提出的议题是要做一个网站,在谈完自己的设想之后,便进入了提问互动的流程。

    “收益从哪儿来?”赵阔问道,“广告收入能够服务器和人工成本的吗?”

    “广告收入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一个商业化运营的网站很难靠广告赚钱——除非它就是个专门做广告的。我认为,如果文学网站展起来,以后主要的收入应该有以下几块:一是你刚刚说的广告,但是广告太多总是会让人厌烦,影响正常浏览,所以这一块只能是个补充;第二是文学作品的实体出版市场,在网络上红火的作品,现实中也有很大可能会热卖,我们可以成为优秀作者和出版社之间联系的桥梁,并从中获取一定的收益;第三就是优秀作品的衍生版权这一块:比如游戏改编权、影视改编权等等,其实和第二条可以并到一块,但如果是游戏的话,我们也有能力自己做的;然后还有,我觉得如果继续展下去,上网的人越来越多,网络成为和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一样的传媒渠道的话,那么肯定会有很多人养成网上的习惯,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做收费……”汪新滔滔不绝又讲了一通才停了下来。

    大家都思考了一下,然后包岳桥道:“收费你讲一下,我觉得挺有意思。”

    “是这样的。”汪新道,“现在中国的网络用户已经过了ooo万,而网络这个平台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使很多人不会满足于只是看看新闻找找资料,他们有表现自己的**,很多论坛上就很多事情都有很多人表自己的看法——我们仅仅说文学这一块,有不少的论坛上文学版面里都有优秀的文字,各种体裁的都有,这说明有水平的文学爱好者是一个不小的群体……”

    清了下嗓子,汪新继续说了下去:“但是,爱好不能当饭吃。我们打个比方,一个人每天正常时工作,然后得了闲的时候他可以写诗出来,写篇散文出来,权当是娱乐了。但我们做了网站,我估计可能写长篇的会很多,但哪怕是十数万字,仅靠兴趣的话,想要作者坚持下来很不容易,而我所说的收费就是想要给能坚持的作者一分收益,让他可以赚到钱,可以安心地继续写下去,甚至可以拿到比正常人工资更高的收入,这样的话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赚钱,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

    “说具体的。”包岳桥打断了汪新,“你有什么详细的设想没有?”

    “有!”汪新点了点头,“比如说我们网站办起来了,有很多人来连载自己的作品,我们现其中部分作者非常地受欢迎,这个时候就可以作者联系,让他再新的章节的时候不是免费的了,读者得付钱才能看,而读者付的钱我们和作者进行分成——说起来就这么简单。”

    简京插了话:“价格怎么定?”

    “一本十几万字的实体书正常价格十几二十块很正常吧?对于读者来说,差不多是1块钱买一万个字。”汪新道,“但实体书有收藏价值,我们如果做网上收费的话肯定不能参照这个价格,只能是尽可能地便宜。1块钱实体书1万字,1分钱1oo字,这差不多是正版的价格,我们得参照盗版的来——6块钱一本厚厚的武侠,五六十万字甚至更多的,照6o万算,1毛钱是1万字,我们可以比它稍微高一点,2分钱看1ooo字,然后作者1分,我们1分,可以说是以盗版的价格来看正版,我估计会有很多读者可以接受……”

    “想要靠这个盈利的话,现在的网络用户数量估计还不足以支持吧。”包岳桥看得很清楚。

    汪新也确认了他这说法的正确性:“的确如此,但我们可以先把网站做起来积累人气,就跟当初的小蜜蜂一样。而且现在情况不同,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成本又没多少……”

    ……

    经过了一番讨论之后,做个网站的事情便定了下来,整整一个暑假,汪新都在忙这个——网站设计、招聘编辑、前期宣传……并不是什么省心的事情。

    公司又因此多了四名员工,其中三名是精通网站设计的,一名是编辑——编辑数目不算少,毕竟现在官方网站还有个编辑小组呢,虽说平日里多是做ctr1-c,ctr1-V这种活儿,但顺便看一下文学网站的事儿倒也能胜任,毕竟前期驻站的作品并不是很多,只要挑些优秀的给下推荐、找找有没有违禁的内容通知作者修改就行了,就这么点儿工作。

    冯倩成功地考入建康大学计算机专业,冯通和张淑芹为此特地摆了十几桌,汪新自然不能不去,还封了个一万块钱的红包。冯通推辞了一番还是收下了——汪新因为考得早,建康气象学院的录取通知书6月下旬就到家了,父母也是同样摆了酒席,冯家给封了一千块钱呢,这对于他们家可不算是个小数目,投桃报李吗,一万块钱在汪新眼里就是个小意思,何况自己打着人家闺女的主意呢……

    8月18日,小蜜蜂网站正式开通,汪新丝毫不客气地把第一个注册帐号、第一个书的荣誉揽入怀中,而冯倩也在他的怂恿下霸占了两个第二名——小姑娘虽说最大的爱好是美术,但文字也不错,现在得了闲,正要写一本校园呢。

    网站想赚钱还得等几年之后,但拉人气的事却一刻也不能松懈,“知名少年作家汪新新书选择在网络免费布”就是个不错的噱头,再加上网站新开层出不穷的有奖活动及小蜜蜂上面也有“注册送蜂腊”之类的动作,虽说在传统媒体上没花几个钱,但网站的人气还是很快就涨了起来。仅仅十来天的时间,网站的注册用户已经突破8万,开通作者权限的也有13oo多人,这个数字足以让汪新笑出声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