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四米宽的水泥路直贯中央,顶头就是那个假山高耸的鱼池。在道路的两边,是形状划分的十分规范的草地;一直延伸到南北的墙角。不过,彭禹敏锐地感觉到,这两大片原本预留下来种草的土地,很可能压根就没有种过什么花花草草,而是被爷爷娘娘当作菜地来使用了。现在,虽然那些黄瓜、豆角、茄子、西红柿和辣椒等秧苗早已被清理的干干净净,而且土地也被人一锹一锹地翻过了,显得异常平整和干净;但是,彭禹还是从远远地置放在北墙角的那些一捆捆的竹竿子上,发现了蛛丝马迹。
看来,人的思想一下子是难以扭转过来的;就算当初爸爸妈妈和姐姐他们心中存有高雅的想法,但也胳膊扭不过大腿,爷爷和娘娘的固执最终占了上风。
“你们快看,那是鱼塘吧?上面有好多猫咪呀!”这时,坐在后面的叶梦楠将脑袋伸了出来,手指着前方惊奇地大叫起来。
彭禹转回头来,果然看到鱼塘宽厚的边沿上横躺竖卧着很多猫咪;这些猫咪黑的、白的、黄的和花的都有,而且大的大小的小,数目足有20出头。可能今天是一个难得的阳光明媚的好天气吧,所以这些猫咪们在清凉的微风中,一个个都卧在将近一米高的鱼塘边沿上,神态慵懒地晒着太阳;看到彭禹他们的车辆过来,这些小家伙们很多都昂起毛茸茸的脑袋,无动于衷和面无表情地打量着他们。最离谱的是,在假山上一个一尺见方的平整高台上,彭禹看到了花花的影子;此时此刻,花花平卧在光滑的高台上,抬起头来默默地看着渐渐驶近的汽车,一动不动。
几年没见,花花并没有显得多么苍老,只不过是看上去比过去肥胖了许多;身体沐浴着西斜的阳光,花狸猫浑身金灿灿的,颇有一种王者的风范。
看到这一幕,彭禹也很吃惊;他还真没有想到,短短地几年过去,花花的家族已经变的如此庞大了。
这猫也太多了吧?就算娘娘喜欢他们,可是家里也不应该养这么多呀?不过,从猫咪们的面相上看,那些半大的猫咪,不可能是花花的子女,很可能是它的孙子辈儿,甚至是重孙了。
通过爸爸和张大爷他们后来的解释,彭禹这才知晓:原来,花花的生殖能力实在是太强了,这些年每年都会下(生的意思)好几窝小猫仔,平均每一次都会下四五只;可能是彭家生活优越的缘故,最夸张的一次,花花居然一下子生了六只小猫,并且还全部健康地存活了。
养过猫咪的人都知道,猫咪生长得很快;一般情况下,不出一年,它们就能够长成大猫,具备了生育的能力。如此一来,仅仅几年的功夫,彭家的猫咪就呈几何数增长;高峰期间,彭家猫的数量达到了恐怖的四十多只,成了人们口中典型的“猫园”。
看到猫咪的队伍越来越壮大,行动起来成群结队,场面很是惊人和壮观;娘娘虽然喜欢猫,但也感到有些吃不消了。这里面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小家伙们实在是太调皮太能吃了,每年光是养活它们,家里就会增加不小的开销;更何况,家里还养着一峰骆驼呢!
于是乎,娘娘最后只好忍痛割爱,将不少猫咪送了人。可问题又出来了,你若是将猫咪送在镇子里或者附近的人家,这些小家伙们嫌新主人家生活条件不如彭家好,再加上心里也留恋那片热土,因而最多呆上一天半天的,就又跑了回来。万般无奈之下,娘娘只好让儿孙们通过各种门道,将猫咪们送到远方去;好在,人们感到抱养彭家的猫咪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故而很多人都抢着要,为彭家解决了不小的麻烦。
即便如此,彭家的猫咪代代繁殖,依旧还有不少,这让彭国庆深感头疼;于是,他下定决心,等老娘从北京回来后,和她商量一下,再将猫咪送人一批。
第二部宏图大展第八十八章:猫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