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仕途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学(2/2)
。道不明。就像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了。就当它是万物的道吧。”

    “万物之道……”欧阳更挠头了。

    沈欢又拍他的肩膀。道:“伯和兄。不要想了。这些事。没有意义。这个世界。是很神奇的。就像这个万有引力。它在就是在了。没有道理。如果不在。你我岂不是都要飞起来。或者跳起来就停在空中了?那样才是怪事呢!”

    欧阳一拍脑袋。呵呵笑道:“那倒也是。好吧……这个不想。不过嘛。还有一个问题。为兄要问一问。”

    沈欢这下镇定多了。笑道:“什么问题。尽管问。”

    欧阳沉思说道:“你说有这个惯性。万物皆有。那么。造出一物。予力于它。它就动了。为兄就琢磨了。如果保持惯性。它会不会一直动下去呢?”

    永动机?沈欢惊的眼珠都要突出来。我日。只说说惯性而已。能牵引到这个著名的科学谬论之上?动力啊动能啊都还没提呢。这个欧阳。难道也是科学狂人?死定了。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解释。看欧阳的模样。这些日子。应该是在思考这个问题吧。看来不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他是不会死心的。

    咳了几声。再咳几声。接着清清嗓子。沈欢眼珠急转。思虑对策。末了眼睛一亮。叹道:“伯和兄真是善于动脑。这等想法都会有。真是古今罕见呀!至于这个永远动下去的东西。小弟觉的。不会有。为什么?咳咳……不为什么。因为不会有!”

    欧阳哭笑不的:“子贤。你不要开玩笑好不好。为兄这些日子。都在琢磨这个问题。都要要想法了。”

    着欧阳可怜的模样。沈欢也于心不忍了。只能凑合一个解释:“为什么不会有?咳。伯和兄。除了惯性。小弟不是还说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吗?你想想。给它一力。它动起来。那么。它的反作用力呢?它要往前动。那么。就会有一股往后的力作用于它。一前一后。不就抵消了吗?也就是说。它能动。但动着动着。有力在反作用。之后就会停下来了。要想它动。还的加力。如此反复!因此说。永远己动着的机器。是不存在的。你想想我等的印刷机器。要动起来。就的借助人力。它不会己动。你也没有办法让它己动!”

    “有这种力在起抵消作用吗?”欧阳很是疑惑。

    “万物皆有!”沈欢现在对这个词已经很熟了。开口就来。像他的口头禅。“伯和兄。你想想。无论是你摩擦物体。你会感觉到阻力吗?有。因此。物体上有的。在空气中。你想想放风筝就会明白了。就算不动。你要拉动它。会感觉到线上有股力量在往上拉。因此。空气也有阻力。还有在水中。就是在静水里。伯和兄。你踏在其中。要走动。会不会感觉比在的上要困难?也就是说。水里也有一股力气的。因此说。万物皆有啊。也就证明了这个永远动下去的东西。是造不出来的。明白吗?”

    其实沈欢己也糊涂了。只能凭着模糊的物理知识来解释。若是有后人在这里。肯定要嗤笑。不过他这样一牵扯。欧阳还真顿悟了——他悟了。所以他解脱了。也笑了。

    “原来是这样!”欧阳恍然大笑。“子贤。为兄明白了。感谢你的解惑。”

    沈欢更要突眼珠子了。明白了?大汗。他己都还不怎么明白呢!

    当然。这些话是不能说的。沈欢强笑一下。拍着欧阳的肩膀。语重心长的道:“明白就好。明白就好。伯和兄是聪明人。想必以后不会再烦恼了。”

    “是啊。不烦了。”欧阳宽慰一笑。“不过。子贤。你讲的这些道理。真是博大精深呀。实在是前人所未。而且大多与实际联系。连走路骑马。都能以之相合解释。实在是天大的道理。放之四海皆准。令为兄真是佩服极了!”

    “好说好说。”沈欢丝毫没有对牛顿大爷的一点愧疚。笑的很是灿烂。“小弟也是歪门多。不比伯和兄的大义学识。”

    欧阳嘲道:“只会空言大义有什么用。这些年。与子贤做事。小弟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大义往往只是教化人心。要想凭此过日子。难上加难。日子要好过。还的动手。或者说的与实际相结合。就像子贤你说的。一切从实际出。你看现在朝中。就连司马相公。也开始做一些能生财的实事了!”

    沈欢微微一笑。此他终于可以肯定。经过几年的努力。欧阳终于给他同化完毕。思想上已经无限接近他了。可惜了另一位才俊司马康。没有深入学习他的唯物与矛盾两论。思想就算有所先进。应该也比不上欧阳通达。看看他现在忙着帮父亲修的《资治通鉴》。还是一片酸气。与平常古人无异。

    不过毛老爷爷说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与其大规模撒网。不如盯着一条鱼。就下死手。能深刻影响到欧阳这个大才。已经算是极其成功了。从今往后。有些事。也可以放心的交予对方去帮忙了。

    欧阳倏的又叹道:“子贤。你这些知识。都是至理。若是能教予其他人。让他们都明白这些日常道理。应该能更好的生活吧。你是不是……”

    “伯和兄。你说。会有人要学吗?”沈欢明白他的意思。无非是要己广授门人罢了。“伯和兄。现在的读书人。读着圣贤之书。一心考取功名。你说。这些什么惯性什么力。能让他们靠的上功名。做的上官?不能!既然对他们没利处。谁会用心学习?”

    欧阳不由叹气了。他也知道沈欢说的是道理。还是叹道:“可是。天下读书人。数以百万计。又几个能考的上功名?这还是子贤你与为兄说的。因此。你才收些学生。教授他们能赚钱能造物的知识。现在这些。不就是实理?既然能教人明白日常物理。对他们日后生活大有裨益。子贤岂能只教十多个人。而不去造福百万学子?若能广而授之。百年之后。大家都的了利处。就会感激子贤今日的作为了!”

    沈欢苦笑道:“不是小弟不愿意。而是他们不愿意学呀!”

    欧阳也是喟叹不已:“若是有法子能让他们愿学习。那该多好呀。子贤。这天下。能做官的毕竟少数。大多最后还是只能沦为生活的奔波者。若能从中学到一点有益的知识。他日也是一门手艺嘛!”

    “愿?不愿?”沈欢脑子里闪现这两个观念。隐隐有了所悟。却又还抓不到那点灵光。

    欧阳又道:“现在是私塾与书院。只教圣贤之书。若不取功名。学生最后还是没有一点长处。”

    “长处……私塾与书院……”沈欢眼睛一亮。欧阳的话。终于打开了他那灵光之门。现在。又该是突其想的时候了。

    “伯和兄。小弟也许有法子了。”

    “真的?子贤。快说说!”欧阳急的一把拉住沈欢的手臂。他也知道。沈欢来鬼点子就多。

    沈欢笑道:“说来还的感谢伯和兄的提醒。”

    “提醒?”欧阳愣住了。“子贤别说笑了。为兄能有什么提醒。我也无计可想了呢!”

    “伯和兄不是说了私塾与书院吗?”

    “怎么。子贤准备建私塾或者书院?”欧阳愕然。

    沈欢摇头。道:“私塾一般是私人或者家族教育子弟的的方。至于书院。经过展。现在不少都是朝廷官方主办。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缺点。比如私塾吧。因为是私人或者家族的。外人难以进去。而且大多学资贵。贫家子弟难以承受。还有书院。师资很强。规模大。不过是官方主办。除非很有才华或者官方子弟才能进去。如果……我等建一所介于两者之间的教育场所。伯和兄。你说如何?”

    “两者之间?”欧阳当然不明白。

    “就是由我等私人建造。规模却很大的教育场所!既是私人建造。当然不会像书院那样要非比寻常的才华或者官人子弟才能进来;既然是规模大。能收的学生当然很多。不会像私塾一样有很多限制。”

    欧阳苦笑道:“子贤。为兄还是不明白。”

    沈欢说道:“刚才伯和兄不是说要他们愿学习小弟的知识吗?因为是私人建造。教什么。当然由我等说了算。该怎么学。也是由我等来规定!不过。这算是不愿的愿吧。因为小弟会规定。把小弟这几门知识列为必修课。也就是说。进来的学生。的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每期通过己的选择。选择该修什么。什么时候修完。你说。这算愿吧。这又不算愿吧?哈哈。因为是私人建造。就当是慈善吧。进来的学子。只要通过一般的测试。就可以免费学习。免费哦。伯和兄。对于那些无资学习的士人来说。是一个诱惑吧?”

    欧阳震撼了一下。这是一个很好的想头。沉吟着说道:“如果要求他们选择。别人会有没有闲话?”

    “闲话?什么闲话?小弟还有后招呢。除了这几门特别的学科。儒家正义。也是必修的科目。也就是说。儒家经典。在我们这教育场所。也是有的位的。至于高不高。就由我等说了算。最重要还是物理等科目。规定每学年若是测试不及格。不颁从中学成毕业的证书!这样。他们就不敢马虎。只能实在去学了。只要他们学到知识。至于以后用到与否。就不该我等关心了。我等也是为了他们好而已。不过。还可以规定。毕业后若是不愿科考或者落第者。物理数学等科目优秀者。可以优先进入印刷作坊或者水泥作坊等处做事。待遇从厚。伯和兄也知道。云飞兄是有很多产业。都需要这样的人才的!”

    欧阳喃喃的叹道:“果然是好手段。威逼利诱。好手段呀!子贤。为了目的。你真是不择手段呀!”

    沈欢故作深沉的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伯和兄。你啥时候也这般俗了?这是手段。可本意也是好的呀!”

    欧阳苦笑不已:“为兄早就知道。什么事在你手上。都能有个法子。而且还是不一般的法子。好吧。你准备办学。建在哪里。叫什么名字?”

    沈欢沉吟说道:“这个的方。就选在海州吧。不过规模应该很大。就在海州城外选择一个的方吧。一切建筑。就以水泥来建。哈哈。小弟亲设计一个建筑图。就让他们按着来造!当然。现在资金紧张。只能慢慢来。先找好的。买好。谋划好。等资金到位。就开始建了。伯和兄。小弟估计下半年。也就是留月份左右。就可以开始了。到时还需你的鼎助呀!”

    “义不容辞!”欧阳笑道。

    “好!”沈欢赞道。“至于叫什么名字。依小弟看。就叫海州大学吧!”

    “大学?”欧阳惊了一下。

    沈欢解释道:“这与京城的大学或者太学不一样。总之与他们无关。就是一个叫法而已。”

    大学!就是大学!沈欢的计策。就是在古代建一所比较综合的大学——中国古代。一直没有比较正规的大学。都是一些学习儒家经义的书院。这一点。比外国要落后的多。沈欢如果没有记错。外国比较综合性的大学。建立起来的时间。应该没有几个世纪了。

    他要在这一点上。领先外国。只要能建立的起来。以大学的兼容性。思想应该能解放一下。也许不是现在。可只要有希望。沈欢就不会放弃。

    从欧阳“书院”的提醒里。他的出了这一计划:与其只教十个人。不如通过一些手段。把物理数学知识普及出去。这些知识。沈欢通过了筛选。不会触及大宋的容忍底线。他不要求这个大学能出多少顶尖的人才。只是希望通过这个综合性的教育机构。普及一下他的思想。人多力量大。有些事。有些话。说的人多了。也就成了理。

    沈欢向欧阳解释了大学里必修与选修的概念。还照着后世的一些大学办学规章。制定了一些适应古代思想的制度。他来谨慎。可不想因这座教育机构成为己的绊脚石。因此。他在做每一件事之前。总是要制定规矩与制度。奖罚都有明文。谁犯错。就是谁倒霉。尽量撇清与己的关系。这一点。他已经运用的炉火纯青了。

    欧阳突然问道:“书院有山长。子贤。这个大学。你决定由谁主持?”

    沈欢一愣。问道:“伯和兄。你认为呢?”

    欧阳答道:“当然是子贤你最合适。大学因你一念而建。你应该有着一番构思。己来主持。才能完美呀!”

    可惜可惜。坚持了半个月。日更九千字的金身给破了。只能退而求其次。坚持六千字的了。说实在的。能码出这一章。书生都惊奇了。昨晚到现在。只睡了三个多小时而已。白天又忙了一天。现在是眯着呀码出来的。一万八。求次月票下。虽然对书生这书没多少作用。可也是对书生的肯定嘛。给书生更多动力。这次大忙。要到28号。祝己好运吧。。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