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华场》这家杂志都没有听过。”
颜青萱苦笑望着叶秋为她准备的工作日程表这几天以来前来采访她的媒体不计其数令人颇感苦恼。现在刚完成一次马上又要展开下一次采访了。
叶秋笑了当他接到《浮华场》的采访邀请时也吓了一跳。然后想起自己拿到的那期杂志上的确有采访而且还是剧组的采访(这里的时间与第四期略有一点出入算是ug大家不要追究了)。
采访、拍封面这些工作都必须在几天之呢迅完成因为数日之后她将踏上《青涩年华II》的拍摄之路。不仅如此还要排出档期来拍摄韩仕的武侠片一时间竟显得时间匆忙。
一直以来叶秋都要求颜青萱尽可能的低调不要太过频繁的因为各种诡异的事出现在媒体上。现在情况不一样金像奖最佳新人与最佳女主角提名者在这时还要低调就不像话了。所以他决心趁着这段时间为青萱造势请了枪手在各大媒体上恰当的吹捧青萱将她追捧为新一代女演员中的翘楚。
本来他还想将其引为新一代女演员的领军人物但内地女演员的断代情况不像香港这领军人物一词用起来就未免太不妥当了。
有了风紫恰当的协助各大媒体迅出现了颜青萱的资料与摘奖的图片。各影评人都对颜青萱已经推出的两部戏大加赞赏又对她的表演颇为赞许再加上枪手的吹捧颜青萱风头之劲一时无两隐为最近几年里涌现的最优秀新人。现在他终于明白颜青萱为什么可以在四月进入《浮华场》的“红人馆”专访了只因这在这两个月实在红极。
不过叶秋亦实在烦恼颜青萱这再一次走红本来亦是预料中的事。可作为经纪人他的电话成天响个停杂志报纸的采访和封面再有就是一些不识趣的行公司想说服叶秋使颜青萱拍写真集还有一些浑水摸鱼的家伙来找青萱拍戏更有一些广告和饭局等等。
林子旭见他愁眉苦脸的样子连续几天打趣他。叶秋忍不住委屈道:“我好想逃回火星地球太危险了!”
话是这样说了可叶秋的工作还是得继续。写真集那玩意就罢了叶秋没兴趣颜青萱也不会有兴趣。不过要是可以借机推出几款个人宣传海报那的确是一件很棒的事。
采访与封面都是可以理解也必须要做的。最可笑的是竟然还有某电视剧制作人大大咧咧的打电话来:“颜青萱挺好的演员我决定给她一个机会来试镜我的新剧!”
要不是他现在的性格冷静了很多也和缓了很多只怕当场就破口大骂。一个电视剧制作人居然敢以这样的口气说话这还不是因为国产电影太堕落了害得电影的地位竟显得很低下。可说到底电视剧永远都和电影不在一个档次在电影人面前电视人的腰永远都是弯着的。
倒是一些广告颇迎合了叶秋的想法当其冲的就是俞聿徽集团旗下某间电子公司产品的广告还有便是某款游戏也希望请颜青萱做代言人再来就是一些诡异的药品广告。坦白的说如果叶秋是那种无良经纪人把这些广告都接下来颜青萱非得累死。
从中甄选了半天他先将药品和保健品广告及食物广告都剔除掉——这几种产品最容易出问题。事关颜青萱的事业叶秋不敢有半点马虎最终还是选择了俞聿徽的电子产品广告。
很显然俞聿徽始终是一个讲利益的商人纵然是请颜青萱来广告在价格方面一样不松口这毕竟关系到利益。
与这间电子公司的谈判不是很难或许因为俞聿徽事前就有交代了。电子公司开出来的价格本身就是一个高价——一百万两年的产品电视广告加形象使用权。
“三百万!”叶秋的开价吓坏了这帮人:“颜青萱的金像奖成绩还有她的票房成绩她今年还有三四部电影。试想一下到了明年她会红到什么程度如果一百万就想买下来那就太不现实了!”
电子公司的谈判人员苦笑不已没想到叶秋那么贪婪。可他在来谈判之前老板已经将底线放大了很多:“这样的数字太夸张了叶先生你应该拿出一点诚意!”
“是吗?”叶秋笑了丢了一份资料给对方:“我们请市场调查公司做了一次调查在调查里面颜青萱在校园中拥有强大的影响力。五年中出道的新人里颜青萱的影响力最大知名度最响。而你们公司销售的是电子产品主力消费者正是学生!”
实际上风紫公司在之前的确请专业市场调查公司做了一次调查。在这次调查中风紫公司的签约者里颜青萱以绝对优势成为了知名度最响亮的其次就是白晓乐。当然因为资金的问题这次调查显得很简单。
不过调查的结果显示颜青萱在校园主要是大学校园中有着彪悍的人气。但依然不及一些老牌影星论知名度亦不如几位前几年出道的歌手可要是提及最近三年里的新女演员颜青萱的确是头号人物而且她在大学里的Fans群最庞大比例也最高。
在这里若是大家有注意一定现叶秋刻意含糊了一些因素突出了颜青萱的优势。从表面来看这似乎给人的感觉就是除了颜青萱没有别人更适合代言了。
“很简单的说在学生这个主力消费群体颜青萱拥有顶级巨星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叶秋继续避重就轻:“《破晓》逼近两千万票房全都是新人这完全属于颜青萱的个人号召力。”要是白晓乐在一定气愤得拿刀追斩叶老板十八条街因为他的演出竟然被抹杀了。
“要是你们请刘德铧起码一千万。颜青萱只要三百万而且她的潜力无穷!”叶秋明显在偷换概念。
对方的谈判人员不是吃素的飞快展开了反击。最终双方还是谈妥了此事以两百万的价格达成协议但是这两百万中不包含形象使用权那就意味着颜青萱的形象不可能出现在产品的包装等方面甚至连平面纸板都不行。还有就是这项产品绝不可以在电视购物等广告中用到颜青萱的形象对方倒是果断的点头反正他们没打算做什么电视购物广告。
这两条都是很有道理的电视购物广告是叶秋感觉中最烂的广告要是颜青萱做这样的广告那她的形象就会受损。形象使用权他更是一定要抓在手里要是像其他明星一样恨不得把自己的形象出现在所有产品的包装上那就太低俗了。而且要不了几个月就使人看得厌烦。
电视广告可以帮助颜青萱始终保持一定的曝光率只要限制了这广告的播放次数与广告形式就行了。
这是一次成果巨大的谈判也是颜青萱的第一个广告。两百万呀就算是一线明星都不过是这样的价格有了这一次的价码后面的广告就有了价格依据——要请颜青萱拍广告?少了两百万就还是躲墙角哭去吧。
叶秋之所以如此重视形象权那是因为他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观点。他认为演员不应该太高调也不适合高调。理由很简单观众进电影院看电影有很大部分是因为他们想看某个明星演员那与看海报是不一样的感觉。所以电视演员一边演电视剧一边演电影罕有成功者。
若是观众很频繁的在非电影院这样的场合见到自己喜欢的明星演员那就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很容易产生“这家伙天天都可以看到有必要进电影院去看吗?”这样的念头很容易抹杀大家想看到喜欢的明星演员的**。
歌手与演员不一样演员*的是表演与票房就够在观众心里留下深刻形象了曝光率高的坏处远远大于好处。歌手显然就不能以此依据而且因为歌手本身的职业特性要求的就是高曝光率与高调行事。
至于频繁在电视剧上与观众见面的电视演员那显然又是一种不一样的形式。坦白的说电视剧演员的曝光率永远都高不到哪里去毕竟这行业本身在娱乐圈中就是地位最低的。电视演员曝光率高也罢低也罢都没有什么影响。
所以当这套独特观点形成叶秋就确定了带颜青萱的思路。颜青萱走的是电影演员这条路保持少量曝光率不是坏事但跨过这个尺度那就会变成坏事更要尽量避免高调行事。
当然像金像奖拿奖这样的事是不可避免的会被推到风头上势必在一段时间里高调。但这影响不大这毕竟是与电影有关的而且还是一种荣誉叶秋恨不得把这些荣誉都告诉所有人使所有人听到颜青萱的名字就想起最佳新人和女主角提名的荣誉。
颜青萱跟剧组走了《青涩年华II》的故事是她和男主角在大学毕业之前来了一次长途旅行。在这次的长途旅行中颜青萱与男主角在患得患失与一种奇特的气氛中遥想未来又有对未来的迷茫对未来的不可掌握还有几分恐惧。
至于结局到底是分手还是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