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的蘅芜苑外,青黄两煮几平占据了绝大的空间,训中披散而下的香草,竹篱白墙上攀爬蔓延的藤萝,团团簇簇。密密匝匝,皆呼应着暮秋的寒风,摇曳飘摆,翻出阵阵的波浪来,更有那沁人心脾的翼郁香味,悄悄的笼罩住了整座的大宅子,也熏醉了屋里的那些人儿。
宝钗、湘云醉了,拿着贾芸送来的新剧手稿,两人一个扮演着曹承相、一个扮演着杨主薄,轻轻的吟诵着诗一般的台词,从最初的郭嘉墓前相遇,直到最后的斜谷兵变,两人从一开始漫不经心的生疏和好奇,到此刻,则已经是完全的沉浸在了剧中,仿佛真的变成了猜忌多疑的曹操和恃才傲物的杨修,在一次次的权利和智慧的碰撞中,感受着原本应该出现于数百年后的那份思毒和断想。
贾芸也醉了,他一面搭演着剧中次要的孔闻岱、倩娘等角色,一面留情观察着史薛两人的神情,看着她们从嬉笑害羞一直到现在满脸赤红的等张和投入,他知道,自己的这个戏已经完全的吸引住了她们,以至于让她们的神经都处于了一种高度的亢奋状着之下。
尤其是史湘云这个性情爽朗外露的小姑娘,当朗读到曹操因为误杀孔闻岱,引起杨修的讥讽和批评,便以“梦中杀人”之说企图堵住悠悠众口,杨修却又故意让曹操爱妾倩娘秋夜送衣,曹操为遮掩自身错误,竟狠心将无辜的倩娘一剑刺死之时,湘云几乎话不成音,胸口不断起伏,憋屈的似要爆出来一般。
这就是剧本朗诵会的妙处。
贾芸在前世里曾经和几个大学的同学试着办过一个学生剧社,可是因为种种的原因,最后没有能够成型。不过,这几个热爱话剧的学生们还是搞过几次类似于此的朗诵会。在西方,这是话剧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的阶段,莎士比亚、拉辛、伏尔泰、莫里哀,都曾举办过大型的朗诵会,并从中得到了丰富的现场回馈,用以来改进自己的剧本。
而贾芸,通过史湘云和薛宝钗两人的简单对白,也同样得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为即将开展的正式排演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因为这部经过他改编的剧本,在即将到来的铁网山之变中也将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宝钗和湘云翻到了剧本的最后一章:
宝钗你当初对我立下誓言,肝脑涂地,以报知遇之恩,此心此志,如今安在?
湘云当初,群雄混战,你“思之断肠”招贤纳士,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此心此志,如今又在哪里?
宝钗初衷不改,天地可鉴!
湘云我更是初衷不改,人神共知!
宝钗可惜呀,可惜你不明白!
湘云可叹哪,可叹不明白的是你!
剧本的最末,曹操终是没有能够容忍下处处抢着自己一看,“比自己聪明三十里”的杨修,就这样眼看着这个无双国士一步步走向了法场。旁边,贾芸又低低的吟哦起一开头就出现的那篇“招贤令”伴随着宝钗和湘云悠悠荡荡的回味和琢磨,在蘅芜苑中,新剧《曹杨》完成了它的次亮相。
“呼”
终于,半晌之后,湘云用力的吐出了一口气来,一只手紧紧捏着那部剧本,另一只手则抚在自己胸口上,双目圆睁,明亮清澈,却只盯着贾芸,说道:
“我今儿才算是知道了二爷的本事!和这戏欠“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