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子彦出征一个月的时候,有些人就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事情的起因在于顾舒白每日都会去御书房一趟,朝政之事她已经开始熟练起来。不过很多事情并不需要她开口,钱鹤之几个就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她过去一趟不过也是为了有确定不了的事情之时提个建议,又或者是在有争端的时候做个决断罢了。
顾舒白跟纪子彦的手段再强横也不可能让整个皇宫的人都学会守口如瓶,毕竟只要利益足够,总是有人愿意铤而走险的。是以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有人渗透了宫中的势力。当然对于顾舒白的动向其实对方只是根据现有的蛛丝马迹加上自我猜测推测出来的。然而这也就足够了,这些人心里弯弯绕绕海了去了,在正确的基础上多方猜测是他们的本能,所以很快就推测出顾舒白去的是御书房。
皇后娘娘本就不该去御书房可她偏偏去了,再联系上楚辞几个奉旨处理朝政的大臣也在差不多的时辰在御书房待着,显而易见的,皇后娘娘就是为了这事儿去的。
后。宫干政可是顶天的大事,这是太祖皇帝明令禁止的。光凭这一点,就足够让这些人抓住不放,非得论出个是非黑白来了。
“所以,你们死活要见本宫,这是又打算来死谏了?”顾舒白站在御书房的门口,冷笑着斜睨着跪成一片,态度无比坚决的大臣们。
“皇后娘娘!”开口说话的是先皇的一个堂兄弟,肃王,“老臣等前来并非是为了死谏,而是因为要跟娘娘论一论这干政之罪名之大。”老肃王的年纪比先皇都要大不少,眉须皆白,老眼昏花,不过一直都算是个安分之人,先皇在世之时对他也不薄。他当初对纪子彦还算可以,纪子彦登基之后赏赐也不少。老肃王什么都好,就是重规矩。但凡是祖宗定下来的规矩他统统都恪守,这些年每回出头甚至敢跟先皇强辩,为的都是因为坏了规矩之事。
对老肃王顾舒白还真不是太反感,在她看来这老肃王虽然脾气倔强了点,人又太过重规矩,过于迂腐。可是他平时都老老实实安安分分的,而且还没什么旁的心思。这样的人虽然在某些时候太过执拗,可总体来说并不让人反感。
所以闻言也不动气,只笑了笑,客客气气的道:“老王爷,那您倒是说一说本宫这是犯下什么错了?”她只说错处却不说自个儿这是犯罪,一字之差,实际上差别可就大了。
老肃王年纪大了记性也不太好,耳朵也不够灵敏,所以听的没太真切,只唠唠叨叨的重复:“娘娘啊,您倒是说说这是不是不合理?您掌管后。宫,这宫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该听皇后的吩咐行事。不过这朝堂大事不是妇道人家可以插手的,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能有错儿?老臣也知道您肯定不是那等蛊惑皇上之人,怕是您对这些规矩知道的还不够深刻这才触犯了规矩。现在您知道了,往后不再插手朝堂大事就好啦。”
顾舒白嘴角抽了抽,这也是大家拿老肃王没法子的原因之一。他耳背,所以跟他讲道理除非是在他耳边大声吼叫,不然的话他大多数时候都是听不真切别人在说什么。所以他向来都能顺顺利利的把自个儿想要说的话给说囫囵了,至于别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