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烽烟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十八章 老牛吃嫩草?(2/2)
永世盟好!”

    成吉思汗笑道:“你们总算有了答复,你们女真人在中原轿子坐久了,办起事来就赶不上我们骑马的痛快了!哈哈……”

    “事关大金江山社稷,自然要反复斟酌。”

    “我清楚!你们一定是在疑惑,三年前你们兵力强盛,我拒绝议和;三年后,你们国力虚弱,我的兵马由十万增加到数十万反而主动议和,其中必有奸诈!嗯?”

    完颜承晖脸上挂着礼节性地微笑,答道:“众说纷纭,情有可原。”

    成吉思汗大笑着坐了下来:“告诉你个机密——我累了!”说罢又笑。完颜承晖正襟危坐。

    成吉思汗止住笑说:“女真人入主中原,灭辽国打宋国,我们蒙古人在草原上安安生生地放牧,招谁惹谁了?你们的熙宗皇帝无故杀死我们的先祖,逼迫我们臣服不算,每三年还到草原上去减丁一次,屠杀我蒙古百姓。那个卫王永济还扬言要趁我赴边境进贡岁币之时。把我钉在木驴上,真是欺人太甚!所以我才兴兵复仇!现在他愿意议和,很好,让我们看看贵国的诚意吧!”

    完颜承晖不卑不亢地说:“为了表示诚意,圣上特意下旨愿意献出公主给成吉思汗作妃子,效法汉昭君出塞之先例,以结秦晋之好。”

    成吉思汗:“嗯,很好!那么,对于我的这些苦战了三年的将领们,贵国想怎样平息他们的愤怒,抚慰他们的辛劳呢?”

    完颜承晖:“我国准备为公主陪嫁童男童女五百人、采绣之衣三千套,另战马三千匹以补偿贵军军马之缺损,金银珠宝、玉帛什物一百车,以满足贵军回国路上不时之需!”

    “好吧!”成吉思汗站起来,亲热地搂住完颜承晖的肩膀。“公事就算办妥了,咱们轻松轻松!”

    点将台上置一桌子,桌子上摆着酒宴。成吉思汗与完颜承晖对坐饮酒。

    木华黎骑在马上指挥阅兵,骑手们有意向完颜承晖展示自己花样翻新的马上功夫。

    成吉思汗笑问:“都元帅,我的士兵们怎么样啊?”

    “还算骁勇强悍,不过……”

    “不过什么?”可汗不怒而威。

    战无不败攻无不溃的金国将领不赶快唯唯诺诺地连声称好,居然也敢语气一转来个“不过!”,真是岂有此理。

    “听说他们之中有些人嗜杀成性或以杀人为嬉,我不要这样的屠夫。武力可以杀人,不能服人!”

    “是吗?都元帅请看,那边马上的明安、石抹也先、郭宝玉、耶律阿海、耶律不花、刘伯林、史秉直、史天倪……等等、等等,原先全是金国的官员,可现在都弃暗投明,仰慕我的威德望风来归了。”

    完颜承晖放声大笑。

    成吉思汗不解地问:“你笑什么?”

    “我庆幸这里面没有一个是女真人。”

    成吉思汗怔了一下,也哈哈大笑,然后说:“汉人、契丹,不忘灭族之仇、亡国之恨,这正是贵国的心腹之患啊!”

    完颜承晖警告说:“但愿可汗不要重蹈覆辙!”

    成吉思汗又是一怔,忍不住赞叹道:“好胆量,好口才!”

    完颜承晖追问:“可汗什么时候退兵呢?”

    成吉思汗:“我还没见到贵国公主呢?”

    完颜承晖:“请可汗立即派使者进中都城去从7位公主中挑选新娘,然后由微臣护送公主到北口来与可汗完婚,之后由微臣亲自送可汗等出居庸关。”

    成吉思汗:“啊,怎么敢劳动都元帅远道相送呢?”

    完颜承晖不亢不卑地:“不,微臣受皇上重托,定要护送可汗早日出关!”

    成吉思汗看了看完颜承晖:“你是怕我不履行和约吧?”

    “哪里,可汗一言九鼎,微臣是代皇上尽地主之谊而已!”

    成吉思汗:“好吧!我倒是愿意把话讲在明处,贵国假如反复无常,随意践踏和约,我能容忍,我的马刀不能容忍!”他抽刀砍下桌角。

    成吉思汗派使者进城挑选新娘。当时金朝历届皇帝的女儿中,一共有7位公主尚未出嫁,经过讨论,决定让岐国公主嫁到蒙古。岐国公主是卫绍王永济的4个女儿,母亲是钦圣夫人袁氏。

    岐国公主长相并不漂亮出众,但是却非常贤淑聪慧,宫中的人都呢称她为“小姐姐”。(真没想到自己最瞧不起的死对头草包皇帝永济居然成了自己的老岳父,他那娇柔温婉的公主女儿即将在自己身下婉转,试想成吉思汗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公主引见蒙古使者阿剌浅,阿剌浅先是在阶下向她朝拜,并请她也北向蒙古国朝拜,公主不敢拒绝。

    金朝怀着让蒙古人快点儿滚蛋的迫切心情,火送公主出嫁(皇帝老爹刚死不到两年,自己就被当作停战工具,被国人迫不及待地送到遥远荒凉的北方,送入可怕凶悍的蒙古仇敌铁木真的怀里,试想这个从小娇生惯养、涉世未深的少女公主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随公主陪嫁的有护驾大将十人、军队百人、童男童女五百人、采绣之衣三千套、御马三千匹,另有不少金银珠宝。而公主的母亲钦圣夫人袁氏放心不下自己的女儿,也一同随行到蒙古(可怜天下父母心哪!)。

    1214年春,完颜承晖立马居庸关外。他目送成吉思汗率领着蒙古军队带着岐国公主,俘虏的工匠,一辆辆满载缴获的大车终于走远了。

    当凯旋之师回到大草原的时候,蒙古人都非常高兴,尊称岐国公主为“公主皇后”。由于她血统高贵的缘故,成吉思汗对她相当厚待,还特意在洹水西边为她修建了专属她的斡儿朵(行宫)——四斡儿朵。

    后来金朝全真道领长春真人丘处机(嘿嘿)在受到成吉思汗盛情邀请前往西域时,曾经路过和林,当时岐国公主与从西夏嫁来的察合公主都曾特意派遣使者送日用品与食物给丘处机。(嘿嘿)

    岐国公主终身没有生育,享寿很高。她是一位颇受草原人民爱戴的和亲公主,为蒙、金友好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获美得宝的蒙古军队虽然撤走了,但金朝君臣却被凶悍狂野的蒙古人吓得够呛,恐慌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元帅左都监完颜弼提议说:“现在虽然议和了,可是蒙古人是不讲信誉的,万一哪天铁木真心情不美丽率领铁骑杀回来,那么咱们百姓就又要受苦受难了。况且咱们国家现在这个烂摊子,国蹙军弱,经济危机,中都城是守不住的,不如趁早迁到南京(汴京,今开封)去。”

    以左丞相徒单镒和监察御史纳坦谋嘉为代表的众多大臣反对这种逃跑主义路线。徒单镒说:“今已屈辱求和,聚兵积粟,固守京师,此乃上策;辽东乃我朝根本,依山负海。有天险可为屏障,备御一面以为后图,此乃中策;迁都汴京,虽有黄河滔滔,但南有宋国,北有蒙古,西有西夏,三面负敌,顾此失彼,此乃下策,万望皇上不可出此下策啊!”

    宛若惊弓之鸟的金宣宗巴不得离蒙古人越远越好,保命最要紧,万一被蒙古人像当年靖康*,哪里顾得上祖宗社稷和子民百姓,恨不得立即迁都到汴京去住。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