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云涌的一六八四年在激烈的硝烟战火中悄悄遁去。这短短的十二个月所生的事情足够让后世的历史和军事学家们研究上百年实际上就在当时这么激烈的政治的变化也让所有的政治家跌破眼镜。起初三藩之乱猝然骤起的时候人们最大胆的认识也就处于“南北分治”的阶段不过紫禁城外一声炮响彻底葬送了“大清中兴”的宏伟蓝图——虽然谁也不知道这个劳什子“大清”什么时候兴旺过除此之外随后而起的大片义军更是给苟延残喘的满清势力雪上加霜在杨起隆的四郎会牵头下原本隐藏在各个阴暗角落的牛鬼蛇神绿林好汉纷纷跨上历史舞台让整个山西、河南、安徽等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域陷入极度混乱的漩涡之中。
这其中一直和汉军林大帅有过密谋的杨起隆日子很不好过事实证明以黑道帮会为纽带来整合军事集团属于错误理论杨起隆本人也深刻的领悟了这一点。当初一伙热血沸腾的大明儿郎在太祖皇帝灵前斩鸡头烧黄纸信誓旦旦要绞灭满虏那是多么的庄严肃穆意气昂扬但是仅仅几个月功夫当这些出生入死的结义弟兄都掌握了上万人马之后就好像突然间变了个人似的一个个都只管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对老大阳奉阴违不说甚至还有人暗地里与各方势力暗通款曲。
幸运的是清廷的许多地方政府也实在是虚弱之极虽然义军内部诸多矛盾甚至互相倾轧但好歹在反清这一立场上是一致的在经过最初一段时间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之后大大小小的义军头领很实际的按照各自的实力划分了势力范围并且一致推举杨起隆老大为名义上的领——这对于清廷个个地方政府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因为义军结束分赃之后便各自对自己的目标动了猛烈的进攻。
这里必须承认农民起义军在起兵之初确实很缺乏军事素质但经过这么几个月的内战外战缠战混战之后还是锻炼出了不少能打仗的队伍清廷地方军队原来还有机会在地主团练的配合下搞搞小伏击小反攻什么的但当义军初步整合后就再也没有了这样的机会经过几次推推拉拉的联合会议义军头领联合起来在河南山西等地进行了大规模拉网围剿那些隐蔽在农村地区的地方团练组织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也失去了生存空间不少地主武装摇身一变成为义军而其余的大都逃入有坚固城防的大城市。
攻城战一直是农民军的弱项虽然此刻杨起隆一伙已经占领了不少县城和府城但这些城市之所以被陷落绝大部分是内应的成功所以当清军吸取教训之后这类办法就极难得逞这里他们碰壁碰得最多的地方应该是开封这个大城市本来一直属于义军的重点攻击目标可惜的是由于缺乏工程兵和炮兵等兵种仅仅依靠血气之勇而且军事素质较低的义军动了无数次攻城行动在丢下几万具尸体之后俱俱一无所获一直到最后义军的势力初步整合完毕这座雄伟的古城依然掌握在清廷地方政府手中。于是很自然的当广大革命志士对反动派的顽固一筹莫展的时候一贯以革命同情者面目出现的汉军林大帅适时伸出了热情的援助之手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四门红衣大炮以及一队炮兵顾问终于以一百八十万两白银的价格成交而随之到来的就是开封、郑州等城市城墙的崩塌尽管城内的清军连同城市居民做了极其顽强的抵抗但在成千上万义军战士面前自然是螳臂当车无济于事巷战数日之后除了义军上下个个抢得行囊丰盛之外任何胆敢保留辫子的居民都已倒在血泊之中而一直主持抵抗的河南巡抚和清军将领也极为硬气的追随康熙而去。
战争法则自然非常公正尽管取得了胜利但这几场血腥的战役同时也令义军大伤元气虽然在他们从来不为兵源愁但这次牺牲的骨干分子以及经过考验的老兵却是一时之间无法补充的于是在寒流冰封大地之后义军也无可奈何的停止了攻势进入长时间的修整状态与清军在汝州、许州一线对峙。
除了倒霉的河南巡抚之外第二个倒大霉的是福建耿精忠。这个人之所以会落到今天这个下场可以说完全是咎由自取群雄争霸逐鹿天下虽然是个极刺激的游戏但也绝对不是人人都有资格玩的平心而论耿精忠这个人打仗确实还算是一把好手但这也不可能遮掩他在政治方面的极度无能其实当初清廷和硕康亲王杰书进军仙霞岭之后这小子就应该老老实实服软认输的如果那个时候他率先趴下估计无论是哪一方势力都会给他一个很体面的台阶下可这个人实在是有点不知进退忽然看到林风异军突起歼灭大清朝廷之后居然以为有了新的机会天真的立即下令重整旗鼓当然这个恶意的军事行为落在他人眼里当然非常之令人反感。
老实说耿精忠在军事上还是做了一番详细的布置虽然他政治不行但好歹也是从军几十年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将军在秋粮入仓之后他立即强行征了六万士兵与残余的七万多军队以福州为中心严严实实的修筑了三道防御体系这其中横征暴敛劳民伤财更是伤透了无数福建父老的心于是在除夕大年夜的晚上当他兴致勃勃的召集全体将领喝酒过年的时候他最信任的一批部下突然兵变数名耿军重将连同他的亲兵里应外合在一个时辰之内将耿家老少仆役数百口屠得干干净净数十年的香火之情就这样被台湾郑经区区一纸委任状轻轻戳破。
福州城内的混战以及抢掠强*奸一直持续到大年初二台湾郑经的部队正式接管城市之后方才慢慢被镇压下来。事后听闻耿精忠灭亡福建一省欢呼雀跃鞭炮齐鸣。
台湾郑经以及他的席谋士陈近南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浓的一笔事实上这个史实由于文字资料保留得相当详细的缘故在二十一世纪依然成为中国各大军政院校的研究案例。而当时由于政变实在太过突然近在咫尺的广东尚之信和清康亲王唯一的收获仅仅只是招降了数千名耿军官兵。
这场胜利隐蔽战线的优势和威力被陈近南挥得淋漓尽致而天地会的威名也在金庸先生出生数百年前就已名动天下在这场无声无息的战争中忠诚与背叛、欺骗与诚实、金钱与美人、收买与拉拢、大义与私利人类最高尚的一面与最卑劣的一面交替上场在淋淋鲜血中轰轰烈烈的燃烧绽放。
与耿精忠恶贯满盈截然相反吴三桂在公元一六八四年就已步入了人生的巅峰这真是极具戏剧性的一年——就在年初的时候大周的军队还在与清兵的交锋中处处落于下风无论是川陕的马鹞子、王屏藩还是吴三桂本人亲自坐镇指挥的湖北、江西前线都从未有过什么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大清的三个王爷和甘陕绿营仿佛势不可挡甚至连大周耗费无数银两、被上下倚为长城的洞庭水师都已投降变节就在如此之艰难的时刻大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