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过了贾宝玉,林如海和贾环都沉默下来。贾环想问问林如海还有别的人选了没有,转念一想,谁会在女儿才十岁的时候就预备女婿呢!只好转言安慰道:“姑父也不必苦心焦思的想着这些,总归要自己保重!你好了,林姐姐自然有依靠,比什么都强!”林如海笑道:“我是怎么样的,我自知道。倒要你安慰我?如今你既嫌弃你姐姐,少不得我再想个旁的法子。”贾环便哼哼道:“姑父……”林如海便笑了,从枕边拿出一本奏折给贾环看。
贾环接过来捧着瞧了一遍,只觉得晕头转向。这折子大体上是陈言臣受君厚恩,乞犬马之任,责任至重,然未见尺寸之功,已病体衰微。家中财产,乃君屡施恩泽所降。臣只有一女,并无承继宗祧之子。近日闻几处灾荒,愿将家产尽数交归国库,为君为国竭力以此,以尽臣心。后面附了一本册子,里面是林家全部财产的清单,还有林黛玉的嫁妆清单。
这是怎么个路数?贾环迷惘了……这会儿还不兴慈善捐赠、赈灾善款之类的吧?再次埋头把奏折看了一遍,又仔细翻了翻财产单子……这回好歹看出些门道,心里不由得叹息,这算是孤注一掷了……
林氏族人不能指望,贾家不可信任,林如海左右交困之中,使出了一招破釜沉舟。洒出了林家大部分财产以保护黛玉的嫁妆。林家四代袭爵,林如海又是盐政,财产自然多的引人窥窃。但多又如何,到不了黛玉手上,再多也是白费。因此干脆放弃这些财产,敲锣打鼓的抛洒这些财产,以便让黛玉的嫁妆也万众瞩目!让天下人都知道黛玉有什么嫁妆,更是让皇帝知道黛玉有什么嫁妆。
如若皇帝收了林家的财产,他自然要保着黛玉的嫁妆,不然他的脸面也没处摆。即便皇帝不接这个茬,这个奏折也经过多少人的眼了,黛玉的嫁妆单子也等于天下皆知了。无论最终谁来抚养黛玉,林氏或贾家,都不能在黛玉的嫁妆上肆无忌惮的克扣。因此只要这个奏折递上去,黛玉的嫁妆就算保住了,好歹不是身无分文了。
再瞧黛玉的嫁妆单子,贾环就更佩服林如海心细如发。黛玉的嫁妆单子其实是五份,是从林如海的高祖母直到贾敏,林家五代夫人的嫁妆单子!母亲的嫁妆传给女儿做嫁妆也是寻常事。虽说这些嫁妆在这近百年里必然消耗分散不少,但林如海显是把这些嫁妆单子尽可量的补齐了。
为人父者,要用高祖母、曾祖母、祖母、母亲、妻子的这些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嫁妆为女儿送嫁,旁人只能说其人爱女至深,也挑不出别的礼儿来。且这般行事,也不妨碍向皇帝敬献林家家产的至诚。因按律法上说,女子的嫁妆乃女子私财,不是夫家的。林如海给黛玉的便算不上林家的财产。
而这些“算不上林家的财产”有多少呢?贾环掂量着整本财产清单估算,大约要占二三成。林家从高祖封侯,联姻之家比起贾家自然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的嫁妆也是应该的。
贾环想了想,问道:“姑父瞧着皇帝陛下会应允此事吗?”林如海摇头。贾环一叹,道:“那这样就不妥当了!没有依靠,空有这些嫁妆,不过小儿携宝招摇过市,徒惹人觊觎!”林如海道:“我只密折上奏,试一试罢了。”两人皆一长叹,相对无言。贾环搜肠刮肚欲寻些宽慰之言,然直至黛玉回来也没说出一个字。
贾环回到自己房中,窗前呆坐。脑子里似一锅浓粥,稠得很!又觉一口郁气大石般压的胸口生疼。因百般思索不得解脱,故欲寻个旁的事做做。因见桌上摆着怀瑾的来信,告诉他他的贡生名字已报到国子监了,他还不曾回信道谢。便自己研墨铺纸,慢慢写去。
贾环这信,初落笔还写了几句谢语,不知不觉便歪到别处去了。等贾环回过神来,已写出十几页纸,全是些怨词詈语。贾环囧然,待要重写,又觉懒得再动。翻看一回,见也没写什么要紧话,也就破罐子破摔封起来,送出去了。
怀瑾收到贾环这信,见开篇还似往常一般说话,越往后便越不对了。竟有说编纂律法的人“定是出生时产婆没抱好,跌坏了脑子!竟立下如此不近人情之律法!想来是那人怨恨产婆,祸及全天下女子!连自己母亲、姐妹、女儿也不顾,,何等残酷寡情!”还道,“当皇帝的也不识好歹!那等脑子坏了的,就该让他回家歇着去!竟还用他编律法!编了法律竟还真敢颁行天下!还一代一代的不改不变!脑子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