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的并不湍急的河流泛着金色的阳光,涓涓东去。淌流的河水,河畔随流水轻摆的水草,岸边在清风里微摇的树枝,静静倚傍在小河对面的远山这些可以构成闲逸画卷的田园美景,伴着清风扑面的淡淡薰衣草香,与流水声相伴的清脆鸟鸣,又是汇成了一场声情并茂的桃源胜景。
几根透明的细线从河流的中央延伸到了河岸,一直到岸边树荫下架起的几根鱼竿顶端处。或许这些透明细小的鱼丝线的另一端鱼钩上的诱惑还没有让贪食的鱼儿落入美食的陷阱中,鱼竿顶端的尖细软杆此刻还没有一丝动静,只有连入水面处的透明丝线轻轻地被风吹得斜斜轻摆。
带着一顶渔夫草帽的林小语此时正坐在树影下的小凳上静等着收获的一刻,但是此时等待的宁静和惬意还是让他享受的。钓鱼,本身就是一种等待中的快乐,在一片安静祥和的山水中,独自感受其中乐趣,悠然自得的感受也只有钓鱼者才懂。
在和中国国青队的比赛后,二线队的教练或许是出于对林小语这个扭转比赛的救火队员的感激,给林小语一连放了一周的假期,这让林小语又是能来到法国这个小镇享受几天舒服的日子。今天早上,约翰老人得在自己家的小花园里为那些花圃修葺施肥,所以晚餐的鱼汤就得交给林小语来获取了。所以林小语早早地便一个人提着几条鱼竿来到了河边垂钓。
虽然林小语的钓鱼技术还是一般般,但是以前经过约翰老人教导过钓鱼技巧还是让林小语能够胜任,从这条涓涓的河流里获得晚餐食材的工作,再加上约翰老人已经弄好的特制鱼饵,林小语此刻已经有了好几条巴掌大的小鲈鱼的收获。
来到法国普罗旺斯之前,林小语在俱乐部里还是遭遇到了一些小事情的。在和国青队比赛结束后的第二天,林小语在公寓里就被一个中国人找上门了。那个自称姓关的中年人自称是某国内大媒体的海外记者。他来找林小语是要给林小语做一个小小的专访。
林小语很意外自己不过就是在一场教学比赛里上场打了半场比赛,居然还能让这样一个挂着国内数一数二媒体名头的记者找上门来。林小语也爽快地答应了这个找上门的同胞的要求,配合做了一次简单的访问。
没有摄影机,只是很随意地穿着件休闲装的林小语,在自己的公寓里配合那个叫关秋鹏的记者拍了几张照片后,就开始了生平的第一次记者的专访。采访的话题也是相对轻松的,那个把一个录音器材放在茶几上的记者也就在沙发上坐着,跟林小语像聊天一样询问了下林小语的打球经历。林小语也像拉家常一样说这些自己从学生变成职业球员的生活。
一个个专访就在一个多小时里就结束了,林小语觉得自己这样一个普通球员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好让人家采访的,他又不是什么传奇巨星,也不是什么焦点人物,林小语觉得有个中国人能在异国跟自己聊聊中文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事情了。结束采访后,林小语想留这个记者在自己的公寓里吃顿他最近水平提高很快的中国菜,但是那个要赶去跟国青队回合的记者要赶飞机而婉言谢绝了。
在林小语很礼貌地送这个记者出俱乐部基地的大门时,那个戴着眼镜挂着相机包的记者还意味深长地问了林小语一句:“想没想过以后要到国家队里打球?”林小语被他这句话吓了一跳,国家队?林小语没想到这个记者居然那么看得起自己,居然问自己想不想去国家队而不是昨天碰到的那种国青队。
林小语自恃自己这样一个草根球员如何可以进国家队教练的法眼。林小语很清楚自己的状况,自己就是一个打野球出身的球员,在国内一些队伍里根本就是融不进球队,融不进教练战术体系中的,这一点林小语在以前那次短暂的参加省队比赛的经历中清楚地体会过,中国篮球氛围还是太过于死板,哪怕林小语在球场上打得不错,但是违背了教练的意图,就等于是落了教练的面子,有损教练的权威,林小语就试过这样被教练从场上毫无理由地换下,一直在板凳下坐到了比赛结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