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至农家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福至农家-第2部分
    那是啥?”云朵皱着眉头,仔细看了看小妹手里的东西,有些不确定问道:“你要捞鱼?”

    到底年长两岁,就算家里很少吃鱼,但云朵还是见过家里爹爹和哥哥抓鱼,家里大网小网都有,就是很少用。

    不只是她家,她们村里所有人都不怎么吃鱼,鱼塘里头鱼不少,但不管怎么做那股子腥味都没法去了,听说就连镇里县里的酒楼都很少做鱼。

    往常也只有年节的时候,饭桌上才会出现一盘鱼,为了那年年有余的好兆头,但也就是每人吃上一筷头,再就没人肯动了。

    所以她这会儿看见小妹拿渔网才觉得好奇,不年不节的,捞鱼做什么?

    “姐,你会捞鱼不?”七夕知道她姐在想什么,她也懒得多说,决定今天干脆什么都先做了再说。

    “会是会,可是你捞鱼要干啥,那鱼吃着可腥了。”云朵点了点头,却还是提醒妹妹道。

    “这个你不用操心,姐你会就行,待会儿教教我。”七夕一听高兴了,推着她姐赶紧往前跑,她迫不及待要开始试试了。

    小石头跟在后头,看一眼二姐再看一眼三姐,也不知道到底要干啥,只知道待会儿要捞鱼,就也高兴了,平常家里不怎么捞鱼,爹娘也不让他往鱼塘那边儿去,其实他觉得那里挺好玩。

    鱼塘就在村东头,沈家在村子中间,往东一直走,拐个弯儿不多时就能瞧见鱼塘,过了鱼塘再转出来,就是出村的路,一直通往镇里,小百里村算是离镇上最近的村子了。

    这会儿家家户户都刚吃过饭不久,孩子们也都还没出来玩儿,姐弟几个一路上也没遇见什么人。

    到了鱼塘边,更是清清静静的,只有深秋的朝阳,像是隔着一层红纱一样,照过来的光都显得红艳艳的,可洒在鱼塘上面,却是波光点点,整个鱼塘像是洒满了碎金子一样。

    当然,在七夕的眼中,这鱼塘那就是个小金库,因为她看见鱼的同时,觉得自己几乎就等于看见了白花花的银子。

    “石头你就在这儿站着别动,我跟二姐去捞鱼。”刚到鱼塘边,七夕就心情大好地发话道。

    石头才七岁大,虽然她这小身子也才八岁,但毕竟不是真的孝子,她自己有分寸在水边能保护好自己,再不济就是掉下去了她也会游泳,但小石头可不敢让他往水边凑。

    “姐,我也能帮你捞鱼。”小石头有些不乐意,委屈地说。

    (亲们,新书期,稀饭求收藏,啊,嘿嘿……)

    如果您觉得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

    正文 第七章 人善被人欺

    “我知道你能,但是今儿个咱们要捞得少,我跟二姐就够了,等下次,下次你再帮姐啊。”七夕拍了拍石头的头,安抚道:“往后捞鱼的时候多的是,就怕你到时候不愿意干活。”

    “那说好了以后让我捞。”石头扁扁嘴,有些勉强地道。

    说是鱼塘,其实大概就是自己形成的,北方村子里大多都有这么个鱼塘,只是有大有小。

    小百里村的这个地方倒是足够大,可大概也没人打理过,周围杂草丛生,也不是什么规矩的形状,七夕沿着近处的边沿瞅了瞅,选定一个比较浅的边儿,跟二姐两人一人把着一头。

    “夕儿你把那头挂在石头上就行,这边儿线和棍子都我拉着,一看鱼进来我就收,你离水远点儿。”云朵手脚麻利地挂好了网,就把小妹也给撵到跟弟弟一起去,打算自己捞鱼。

    七夕瞅瞅鱼塘,水清得很,这么一打眼看过去都能看见水里的鱼,知道应该不难抓到,就顺着二姐的意思过去拉着小石头站好。

    云朵干活麻利,眼明手快的,不多时就捞了几条鱼,七夕一看就乐了,两条不大的鲫鱼,一条看着大约二斤来沉的鲤鱼。

    鲫鱼也就七夕三个巴掌大,关键是这鱼七夕熟啊,这根本就是从前她吃过的原产于方正县的方正银鲫,是一个较好的银鲫品种,想不到这时候就已经有了。

    方正银鲫背部为黑灰色,体侧和腹部深银白色,最大个能有三斤左右,一般在一到二斤。再看鲤鱼,这种鲤鱼个大体肥,而且肉质非常鲜美,鱼刺适中,长成二斤多正正好。

    得,今儿个就来个鲫鱼豆腐汤,再来个糖醋鲤鱼,看来她没想错,这没人看上的鱼塘里头,可都是宝啊。

    琢磨着今儿个若是能如愿该是需要几条鱼,七夕干脆过去帮着二姐一起,赶早去还能赶早回,再说也不知道得花多少功夫。

    yuedu_text_c();

    “二姐,够了,这些就够,多了也用不着,咱走吧。”七夕抢着过去用渔网把鱼给缠住,自己拎着笑眯眯道。

    姐弟几个用渔网兜着鱼,一路往村口走去,路上渐渐有了人,云朵不时跟相识的乡亲打招呼,依着记忆,七夕几乎都认得,可这婶子大叔的,还是有些张不开嘴,只得跟在姐姐身后笑。

    “待会儿大哥二哥就回来了吧?”云朵一边走一边扭头看过去的几个嘻嘻哈哈的半大小子,不由一阵愣神,叹了口气:“你瞧见没,这都是不念书的,大伯二伯家都还能念得起书,就咱哥他们,往后再不能去学堂了。”

    说着把手里拿着玩儿的一个石子狠狠地扔了出去,语气里满是不甘。

    今儿个一大早,沈家的几个男孩子还是跟平常一样都去学堂了,只是大房二房的是去念书,三房十二岁的大儿子沈敬文和十一岁的二儿子沈敬晟却是去跟先生辞别的。

    自从沈承厚身子不能吃力,这一年来于氏没少闹腾,也不藏着掖着,张口就是说三房如今干得少吃得多,两个儿子年年读书还花那么多,她却根本不提她自己家两个儿子也在读书,而且老大读了这么多年也没读出个什么来,还不比三房的两个孩子脑子好用。

    其实沈家还是有些家底的,老沈头能干,张氏勤俭持家,家里儿孙多,壮劳力不缺,地也不少,房子也一直都没有再盖,没有花大钱的地方,这么多年下来,多少也攒了些银子,要不沈家也不可能五个年纪大一些的男孩子都在学堂读书,可见完全是供得起的。

    可当前些日子因为原本的七夕淋雨重病,熬到最后不得不请大夫时,这算是彻底闹起来了,于氏就作死地闹,唯一能张口的不张口,家里谁都没办法。

    两个孩子也看出来了,要是不能让大伯娘如愿,小妹的病就得一直拖着,没法子只能主动提出不读书了,老沈头愣是连句阻拦的话都没说,还说今儿个是他们自己不愿意念了,往后出息不出息的也怨不得别人。

    只可惜这一耽搁,还是没留住人,七夕刚醒来的时候正临着家里说退学堂的事儿,一时脑子还没反应过来,哪有当祖父的不盼着儿孙有出息的,这样半点儿祖孙情都没有的,她还是头一次见。

    不过现在她是都想通了,有些人看不上你,不管你做得多好,在他眼里那也都是错,所以与其等着别人施舍机会,倒不如自己抓紧时间努力来得实在。

    “姐,没事儿,这只是暂时的,咱爹不会一直身子不好,大哥二哥也不会一直读不起书。”七夕歪头,看着苦着一张脸的二姐说道。

    “我倒是也想这样。”云朵没把小妹的话当真,还只有八岁,大概还不懂家里如今多艰难,只是叹了口气:“要不,真是可惜了大哥读书那么好。”

    “姐你别不信我,我跟你打个赌。”七夕知道她人小说话没什么可信度,想了想把手里的鱼给举起来:“姐你说这鱼不好吃是不?可我今天非得要捞,不但捞出来,而且去二舅家,我还要下厨把鱼做出来,如果到时候你觉得好吃,那就信我一回,行不?”

    石头一路跟着,两个姐姐的话听得有些迷糊,不过最后一句听懂了,拍着手笑:“好,二姐跟三姐赌,我给打证言。”

    云朵被妹妹盯着,弟弟又在一旁起哄,忍不住笑了:“好,我跟你赌。”

    “夕儿,你早上咋就敢那么大胆去撞大伯娘,我看她后来脸都疼得抽起来了,你是使了多大的劲儿?”不知道是不是说开了也就好了,被弟弟妹妹一闹,云朵也长出了口气,转念问道。

    七夕知道她二姐看见了,吃饭时看她的眼神就不对,这会儿既然问了,她想了想,干脆趁机说道:“二姐,那要是你的话,你能眼睁睁看着咱娘吃亏不?”

    “当然不能!”云朵也是小辣椒脾气,一听立马就来气了,语气愤愤道:“大伯娘就会欺负咱家,这么多年没少欺负咱娘。”

    (票……求收藏啊……稀饭拜谢……)

    如果您觉得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

    正文 第八章 不惯着她

    “那不就得了,换了你你也得跟我一样做。”七夕满意了,看着她姐道:“姐,你说为啥这么多年大伯娘不去招惹二伯娘她们,就专门跟咱们过不去,那就是因为咱们太好欺负了,”

    “对,就是咱们太好欺负了。”云朵越听越觉得有理,本来就对于氏不满,只是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反击,现在七夕好像是在她面前打开了一扇窗,让她知道原来还可以这么做,想着想着就忍不住“扑哧”笑了出来:“今天看着大伯娘那样,真是太解气了,让她平时那么坏,没少在咱爷跟前说咱家坏话。”

    七夕对此不敢苟同,在她看来,于氏坏倒是没错,但是说她能说动老爷子她可不信,那得是老爷子自己心里对她们不喜,才会愿意由着于氏那么折腾他们。

    “姐,有些事不仅仅是你看到的那样,也不应该总是那样,坏人本性是就那样,但也是因为好人太纵着她了,所以才越来越过分。”七夕看了二姐一眼,也顺便看了石头一眼,接着道:“大伯娘就是,本来她就没理,总是瞎折腾,要是从一开始咱家谁也不惯着她,你看她还敢那么欠揍?”

    云朵愣愣地跟着点头,知道小妹说得都在理,心里觉得哪里有些不对,但又说不出来,只好先把疑虑给按下。

    七夕也不急,今天是个好的开端,她用事实告诉沈家三房的孩子,不一定非得要一直受欺负,那么委曲求全换来的就只是更受欺负。

    而且二姐的表现也让她高兴,明明当时什么都看见了,但是硬装着啥都不知道,说明骨子里也是想要反抗的。

    yuedu_text_c();

    慢慢来,总有一天她会让这几个兄弟姐妹全都硬气起来,只有自己硬气,别人才不敢总是把你当成欺负的目标。

    就算不是集日,百里镇作为方正县下头最大的镇子,平常也是极为热闹的。

    七夕来到这里半个月,除了最开始的几天躺在床上,接下来就都是在小百里村转悠,这还是第一次出村子,看着周围来来往往的人,街两边鳞次栉比的铺子,感叹虽说只是个小镇,但想不到竟然这样热闹,觉得眼睛都有些不够用了。

    “我上次跟着娘来镇里还是开春的时候,夕儿你跟石头有两年没来了吧?”不成想云朵也跟七夕一样左右张望着,嘴里还不住感叹。

    “二姐,咱娘跟二舅是亲兄妹,咱家跟二舅家咋走动这么少?”七夕闻言觉得诧异。

    云朵扭头:“你忘啦?去年娘要带咱们来镇里,还惹得爷不高兴数落一顿,咱娘哪敢随便带咱们来。”

    “为啥?镇里也不远,农闲的时候走走亲戚还不行?”这也是七夕不明白的地方,又不是整天不着家耽误事,亲戚里道的,沈老爷子怎么连走亲戚都管?

    “谁知道。”云朵撇了撇嘴:“爷就见不得咱家跟姥家走动,好像就该拘在家里干活,也没见他不让大伯娘二伯娘回娘家。”

    七夕无语,这沈老爷子,见过不讲理的,还没见过这么不讲理的,完全以自己的好恶为准,三房一家能忍到现在,还真是不容易。

    不过扭头看了二姐一眼,这怨气可不小啊。

    李氏的娘家二哥李泰和十几岁的时候进镇里做伙计,后来与东家的独生女儿秦采芳情投意合,东家也看好这酗子心眼好脑子好,便做主允了这门亲事。

    李泰和不算入赘,孩子依旧姓李,岳父去了之后,夫妻俩依旧开着铺子,这么些年下来,虽说没有经营成大酒楼,可成记铺子在百里镇还是小有名气。

    成记的云吞面和菜包子,那可是老百里镇人时不时就惦记着要来一顿的,成记位置好,临着集市不远,百里镇集日的时候,乡下来赶集的很多就近在这儿吃,味道又好价又不贵,一来二去的,成记越来越有名了。

    七夕几个到的时候,铺子里吃早饭的点儿过了,铺子里没啥客人,一个酗计正忙着收拾桌子打扫。

    “来啦,您来点儿什么……呦,这不是云朵姑娘吗?”成记的酗计富胜在这儿干了一年多了,听见动静抬头招呼,一打眼认出人来,忙笑着道。

    “富胜哥。”云朵带着弟弟妹妹进了铺子:“我二舅和二舅母在吗?”

    “在在在,都在后头呢,这不这会儿客人都吃完饭了,你等我去给你叫人啊。”富胜说着手里抹布一放,就朝着后头去了。

    “云朵来了?就她自己吗?”不一会儿,一个有些惊讶的女子声音响起来,好像是在跟谁说话:“咋就孩子来了,素心咋没来,不是出啥事了吧?”

    “别瞎想,兴许孩子是跟着村里人来的,看看就知道了。”一个有些温和的男声接着响起。

    七夕很快就看见了舅舅李泰和和舅母秦采芳,李泰和个子不算高,不胖不瘦的,一张脸长得叫人看了觉得很亲切,这样的面相做生意最是合适。

    秦氏也长了一张圆脸,跟李泰和很有夫妻相,肤白匀称,眼睛很大很有神,相由心生的话,该是个性子不错的。

    “云朵你咋自己来了?”秦氏瞧见果真没有大人,赶紧过来拉着云朵问:“是家里出啥事了?”

    “二舅,二舅母。”云朵先叫人,这才接着回话:“今儿个是我娘让我带着夕儿和石头来的,夕儿前些日子病了,才好就嚷嚷着想进镇里来看舅舅舅母,我娘让我跟着看着她俩的。”

    云朵往旁边让了让,七夕左手拎着鱼,右手牵着小石头就站了出来,大大方方地打招呼道:“二舅,二舅母。”

    小石头也跟着叫人,完了就站在一旁抿嘴笑,年纪还小,一下子进了镇里有些不自在。

    “夕儿石头也来了?”秦氏和李泰和这才看见被云朵偏挡住的俩小的,赶紧拉着进后院:“走走走,上后头去,舅母给你们拿点心吃。”

    后面是李泰和一家住的地方,十五岁的大儿子李文赋在县城读书,每月回家一次,小儿子李文宣在学堂读书,中午才回来吃饭,这会儿家里就只有女儿李文兰。(票喔……)

    如果您觉得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

    正文 第九章 先喝碗鲫鱼汤

    yuedu_text_c();

    众人坐下后,李泰和又细细问了几个孩子怎么会自己过来,听到家里果真没啥事,这才放下心来。

    看见七夕一直拎在手里不放的鱼,秦氏笑了:“夕儿,把鱼给舅母吧,中午想吃啥跟舅母说,咱铺子里没有的,就让你舅舅赶紧去买。”

    “谢谢舅母。”七夕看出秦氏对他们姐弟几个是真的挺好,舅舅更是一直慈爱地看着她们,心里也有底了,当下笑着道:“舅母,今儿个我们就在这叨扰一顿饭了,不过能不能让我来下厨,舅母你看这鱼,今早我跟二姐在村口的鱼塘捞的,还是活的,中午我来做鱼吃好不好?”

    “夕儿要下厨?那感情好,我跟你舅舅倒是有口福,你文兰姐也没给做过几次,今儿个倒是吃上外甥女做的了。”秦氏一听就笑了。

    “谢谢舅母,舅母,家里姜什么的都有吧?还要一些糖、醋的,哎呦,我现在去厨房看看。”舅母应得痛快,七夕就越发有些迫不及待,干脆跳下椅子就想往厨房跑,边跑边说:“对了,别吃蒜,别喝茶,我要炖鲫鱼汤,不然要相克的。”

    等到下了地才想起来自己根本不知道厨房在哪儿,顿时把屋子里的人都给逗笑了。

    秦氏只以为她是孝子心性,也没拦着,想着到时做饭她在一旁看着就行了,乡下的女孩儿,八岁会帮着家里烧火做饭带弟弟妹妹的并不少,不过这平日里说要做鱼的还真是头一次。

    想起鱼的腥味,秦氏还是让丈夫去附近有名的铺子买了不少吃食回来,给孩子们改善改善。

    离中午客人来吃饭还有一会儿,七夕干脆把人都赶出厨房,自己带上围裙,正好几个灶都空着,烧火,烧水,杀鱼,啥也难不倒七夕。

    去鱼鳞,剖鱼腹,挖鱼鳃,鲤鱼背部的两条白筋都给抽出来,这东西叫鱼腥线,抽出来腥味儿就已经是去掉了一大半了,用清水把鱼洗得干干净净的,姜切片,放在那里用姜和一点点儿盐腌制一下,可以去掉剩余的腥味儿。

    鲫鱼汤七夕用的是最保留鲫鱼鲜美的做法,选了两条一斤左右的鲫鱼,去鳞,腮,鲚,内脏全都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